段其昌麵色蒼白。
此時關下歡呼聲雷動,而數萬大軍異口同聲的“吾皇萬歲”聲浪驟然升騰在九霄之上,周遭群山都在激情回應,萬鳥升空。
潘起縱馬馳至陣前,哈哈大笑著,翻身下馬,揉身奔向皇帝馬前,匍匐在地拜道:“兒臣潘起,拜見吾皇!”
潘起素來以皇帝義子自居。
王霖微微一笑,親自下馬將潘起攙扶起來:“潘起,汝舉兵興師來助朕伐大理,朕心甚慰。待此事一了,朕當助你一統藏屬,立吐蕃郡國,以你為吐蕃郡王,世襲罔替!”
這便是王霖對於潘起舉兵助戰的回報。
潘起狂喜交加,連呼謝恩不止。
隨潘起而來的吐蕃數百勇士也翻身下馬,叩拜不止。
李誌山也上前拜見:“末將李誌山,拜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西夏是大燕的嫡係藩屬,西夏郡王是王霖的兒子,現在的掌權者耶律南仙是王霖的女人,本就該對皇帝之命唯命是從。
所以對西夏,王霖隻略加撫慰。
西夏大軍與吐蕃大軍在關下朝拜大燕皇帝的動靜,自然也瞞不住龍首關上。
高建昌和段其昌見燕軍大營旌旗招展,綿延數十裡而不絕,方寸大亂。
六萬大軍是何等規模和聲勢,這足以讓大理軍卒膽戰心驚,抵抗的意誌漸漸消散一空。
大燕南征大理,東路軍四萬,進攻石城郡。
而西路軍則由大燕皇帝王霖親率,由大燕錦衣鐵騎萬騎、西夏鐵騎三萬和吐蕃軍馬兩萬構成。
與此同時,來自大燕川貴方向的後勤輜重隊伍也在源源不斷開進大理。
富庶的川省為天府之國,米糧充足,最近數十年間向來安定,以兩省之力供應燕軍攻伐大理,自無問題。
總督川省軍政的主官為郭誌舜的學生,黃誌言。此人乾練多才,精通經濟之道,被皇帝委以後勤重任。
大理所屬各州府縣,以及近百部族,都陷入了某種惴惴不安的恐慌情緒之中。
……
龍首關後關。
兩騎飛馳而來,守軍發現其中一女為主將高建昌之女高欣,另外一女居然是大理公主段婉清,自然不敢怠慢,一麵通報高建昌和段其昌,一麵開關門放兩女入關。
高建昌皺眉盯著高欣和段婉清,沉聲道:“欣兒,你與婉清公主不在皇城好好呆著,跑到龍首關兩軍交戰前線來作甚?”
高欣嘻嘻笑著撒嬌道:“父親,女兒聽聞燕軍皇帝禦駕親征,心中好奇,就想來看看這大燕皇帝到底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如同天神下凡一般。”
段婉清卻幽幽道:“高叔叔,龍首關若是守不住,皇城也將被燕軍長驅直入,我們留在皇城還是呆在龍首關裡,其實也沒有什麼區彆。”
高建昌苦笑:“婉清公主,兩軍交戰,兵凶戰危,還請公主速速出關返回皇城,以免陛下掛念。”
段婉清深望著高建昌。
她與高欣為閨蜜,自小一起長大,對於高家父女了解頗深。她之所以敢攛掇高欣偷來龍首關觀戰,除了父皇段正嚴賦予的特殊使命,主要還是覺得高建昌與其他的高家人有所不同。
一來高建昌為高家庶出,素來不受待見。
他能率軍鎮守龍首關,還是因為皇帝段正嚴的一力堅持舉薦。
二來高建昌的身家富貴多與大理段氏皇族牽絆,而且為人剛直,與高家人格格不入。
“高叔叔,高量明攻殺燕人商隊,還殺害了大燕皇帝貴妃慕容氏,高家現在已與大燕是不死不休的局麵,父皇苦勸國相交出高量明,懇求大燕皇帝寬恕,平息戰火,但高家一意孤行,執意要將我大理舉國拖入戰爭之中……”
段婉清美眸中清澈如水,輕道:“高叔叔,婉清聽說關前燕軍至少六萬人馬,此等威勢,不知龍首關能守多久?”
高建昌沉默了下去。
良久他才歎息道:“若是燕軍攀越點蒼,攻我後關,兩麵夾擊,龍首關自也守不住。”
段婉清咬了咬牙,突然斷然道:“高叔叔,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讓軍卒白白送死?”
少女清脆的聲音在廳中久久回蕩。
高建昌抬頭望著眼前的大理公主,他麵色變幻,一時無語。
他不是傻子,自猜得出,段婉清此來怕是大理皇帝段正嚴的授意。
而其意若何,已經昭然若揭了。
大理段氏,不願意跟著高家一起跳入火坑。
大理數百萬子民,也不應該被高家拖著一起赴死。
見高建昌麵色微動,段婉清便當機立斷趁機道:“高叔叔,婉清奉父皇旨意,願意孤身出關去見那大燕皇帝……此事若成,大理或還有一線生機,若不成,高叔叔也不必管婉清,就讓婉清葬身於燕軍之中,算是提前赴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