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之夜,空寂森寒。
偶有蟲鳴,卻更顯幾分幽靜。
蒼山並不指一座山,它是一群山的統稱。據說蒼山由十九峰組成,雙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也就是著名的十八溪。
山中某處溪澗,溪流水聲空靈流轉,與蟲鳴聲遙相應和。
忽有枯葉,樹枝被踩斷的聲響相繼傳來,一聲接著一聲。緊接著,一道身影出現在了溪澗旁。
趙翎予蹲在這處山澗溪邊呼哧呼哧地洗了一把臉,心中發苦:
他這劍仙師父到底在哪裡!!這山高路遠的,得找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甩去了臉上的水珠,起身眺望群山峻嶺,目光及至一片雪白,那便是經夏不化的‘蒼山雪’了。巔積雪,山腰白雲,天巧神工,各顯其技。
蒼山雪在最高的一處山頭上,如高懸的明月一般遙不可及,足見那一處頂峰之高絕!李寒衣極有可能就是挑了那一座山頭修行。
其實他這一路上也就是以那蒼山雪為方向,順著所謂的十八溪,十九峰,一座山接著一座山,一步接一步地翻過了九座山峰。
一邊領略蒼山的風景,一邊尋找著他的師父——雪月劍仙李寒衣。
他不知道雪月劍仙到底在哪一峰,隻能是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四處遊逛。或許從他踏入蒼山的那一步開始,要想找到李寒衣,就隻有一個可能:李寒衣想被他找到。
又是幾個時辰不停歇的翻山,趙翎予終於還是爬上了那座最高峰!也就是第十二座山頭。
看著將要露曉的天際,趙翎予實在走不動,便隨意找了一塊草地盤膝打坐,修煉起止水劍訣中來。
然不知過去了多久,趙翎予猛然驚醒,才發現自己一不小心居然睡著了,連忙晃了晃腦袋,起身準備繼續上路。
不曾想剛一轉身,就瞧見了一個白衣如雪的背影,站在一處斷崖邊,俯瞰山下的雪月城。
趙翎予趕忙過去打招呼,“劍仙您來了。”
“你叫我什麼?”
“額......師尊您來了。”趙翎予當即改口。
“隨我來吧。”李寒衣這才臉色稍霽,回過身說了一句,隨即就往更高的山上行去。
趙翎予跟在她身後,又走了半刻多鐘,終於在一處山腰停下,隻見那半山腰上有一座不大的草廬。
李寒衣停在草廬旁一處石台邊,問:“知道為什麼不告訴你具體位置嗎?”
趙翎予也沒多想,隨口猜測:“是因為修行之路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
“一共有三點,你隻說中了其中一點,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李寒衣抬起手比了個三。
你也沒說要答幾點......趙翎予撓頭,虛心求教:“另兩點是?”
李寒衣:“其一,修行當恭敬從容,此為收斂心神,其二,修行當秉心踐行,此為由心見力。”
趙翎予思索片刻,眼睛一亮:“所以江湖曆練和問劍天下都是在踐行。”
李寒衣微微點頭:“得名師賜教,得見眾之所長,堪比幾十年苦修!”
儘管猜到了問劍的好處,但堪比幾十年苦修還是把趙翎予嚇了一跳,直呼“厲害!”
但隨即又皺起眉頭,不解:“修行要遠離江湖,但江湖卻又是最好的修行,這真矛盾。”
沒想到這家夥悟性挺高,李寒衣欣慰的誇讚:“能這麼想說明你悟性不差。”
趙翎予撇嘴,他隻能評一個‘不差’?
“恭敬者是敬天法祖之心;從容者,是淡定自然之意。心懷感恩之心,恭敬之意,則心無邪念,久而久之,方得開心境。
身處江湖之中,心境難顯,故而需要避世,遠離凡俗,得以超脫之後,才會有往後的修行。”李寒衣緩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