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不是,您是怎麼想的?想進這裡瞧瞧?是覺得這藏經閣裡有東西?”
錢升有些詫異的詢問道。
在他看來,林逸不是那種喜歡給彆人添麻煩的人。
除非有人不長眼惹到他,平時都很好相處,怎麼今天有點汪強附體的感覺?
這但凡能放置在藏經閣裡的那些文本典籍,肯定也經過不少人的手,如果這裡麵有什麼秘密的話,早就應該不是什麼秘密了。
“我有一種直覺,告訴我這裡麵可能有我們要找的東西。”
“直覺?是類似女人的第六感嗎?”白璐好奇的問道。
林逸無奈的搖搖頭。
“我覺得應該不是吧,隻能說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具體這種暗示來自哪裡,我也不清楚。”
就在幾人說話間,陪同的僧人回話了。
主持允許他們一行進藏經閣遊覽,不過,全程需要有廟裡僧人陪同。
這個要求很正常。
你再是什麼財大氣粗,豪擲千金的大老板,藏經閣對一個大寺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能進去瞧瞧,就已經足以滿足林逸的好奇心了。
隨行的僧人找人送來鑰匙,打開小院的門,左手邊是主持的禪房,右手邊是會客的地方。
正對麵就是藏經閣。
一座現代仿古式的閣樓建築,規模不大,一共就兩層。
第一層是佛堂,進去之後,從右手邊有兩道防盜門,打開之後,通過內部的樓梯進到第二層。
放眼望去,整個藏經閣有一小半是書架,裡麵擺放著各種跟佛教有關的書籍,以近現代印刷品居多,裝幀設計還都是仿古的那種樣式。
靠著牆的一圈玻璃展櫃當中,擺放著一些泛黃的線裝書和手抄本經卷,大部分已經殘缺不全了。
展櫃上方掛著普淨寺有史可考的曆任主持的肖像。
前麵的幾位畫像之下,還擺著供奉。
普淨寺早年間的曆史,被張獻忠一把大火給燒了,無證可考。
最早的主持隻能從信正大師開始算起,進門左手邊掛的就是他的手繪側臉跪坐肖像。
“信正大師本無肖像存世,這副畫像,是從本寺一部手抄經書的插頁當中謄抄放大而來,據說那部《楞嚴經》的作者,是信正大師的弟子之一,是他用畫筆記錄下了信正大師誦經禮佛的場景。
大師心無旁騖,專心致誌誦經的形象,就被記錄了下來。”
僧人一邊介紹,一邊引著幾人順著走廊往裡行進。
林逸和錢升兩人卻站在原地,盯著牆上的信正畫像半天沒有挪動步子。
不得不說,這位給信正大師畫像的弟子,畫工著實了得。
脫出了古代人物工筆畫的固定範疇,反倒有點寫實主義的感覺。
特彆是這側麵五官的輪廓,拿捏的十分到位。
也正是這個側臉,吸引住了林逸和錢升。
倒不是說這畫工有多麼的精湛,而是這畫中人的麵相,讓他倆看的有些費解。
這大和尚的麵相看似慈眉善目,可他表相之下,暗藏著一股森然的殺氣。
月底了,求一波票票啊兄弟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