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隻希望這些師父們的飛機準點降落,跟他們打個招呼,正式道個彆,然後先去趟眉山跟汪強那邊彙合,看看能否等到林逸的消息、
如果等不著,就趕在今晚之前,回到蓉城。
白璐捧著手機,一直在留意航班的情況。
飛機從中州機場正點起飛,現在即將落地雙流機場,大巴車已經在機場候著了,到時候等他們一下飛機,就馬不停蹄的把他們接回寺中。
正在他們等待的時候,此前帶他們參觀過藏經閣的釋恒真師父在禪房外敲門。
錢升過去應門,打了招呼,詢問了一下來意才得知,原來,是主持聽說他們對院裡的那塊無字殘碑的碑額雕工感興趣,而且拓印的功夫了得,於是差弟子前來傳話。
那塊殘碑還有地下的一小部分,因為當初的斷口非常整齊,形似一個方方正正的石料,後來就被寺廟前某任主持拿去當了茶台使用。
後來寺廟重修的時候,這條石案又被用作了主持禪房的墊腳石,現在一直躺在主持的小院裡,充當一個臨時座位。
而且最重要的是,碑底這一塊兩邊刻著龍尾,跟碑額的龍頭是可以呼應上的。
主持希望他們能把這塊也拓印出來,他們可以帶幾份,就當寺裡的答謝,也能給寺中留點曆史遺跡。
一聽還有這好事?那塊碑上的現在對他們來說無比重要,哪怕多獲取一個字的線索,都能提供不少的幫助。
錢升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
三個人立馬跟著釋恒真師父,再一次前往主持的小院當中。
那塊齊茬斷掉的殘碑,正好就擺放在院子裡的石桌旁,毫不起眼。
上次他們進來一趟根本就沒有發現它的存在。
走近了一看,果然如主持所言。
方方正正的一塊絕佳的石材,好在還沒有被切成更小的石塊使用。
兩側可以看到有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尾,形態各異,雕工很是精美。
在碑體的兩側大部分位置看不到龍身,卻在底部雕刻出龍尾。
這有悖“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常理。
錢升卻看出了其中的門道,心中不禁呐呐自語:
“這通碑上的信息量何止是大呀,如果有人早早看到這通碑,恐怕早都解開這普淨寺地宮之謎了,瞧瞧,這不正是一條隱龍嗎?”
也許是工匠的巧思,也許是無意為之。
這條盤踞在石碑上的龍,從碑底位置,做了個入水的姿態,在碑身的大部分位置隱去了自己的身形,隻留出頭尾。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這通石碑不至於頭重腳輕,還能將“隱龍的含義暗藏其中。
最主要是這貝碑底上的文字,打磨的也不夠乾淨,隻要拓印下來,上麵的內容就一目了然。
錢升見狀,衝著五哥和白璐使了個眼色。
兩人幫忙把石條抬到石桌上以後,就纏著釋恒真師父,把他支到了一邊。
隻留錢升一個人在這裡忙活。
錢升這邊洗淨了石條,擦乾了水跡,蒙上宣紙,刷子剛刷了幾下,就看到幾行重要的文字內容顯現出來。
這一看不要緊,差點驚掉了他的下巴。
這碑文中赫然寫著,張獻忠其人,雖然生於三秦的北部地區,可他的祖上,卻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稱為“羌胡”的東羌族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