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珊發來的位置,在市的明勤縣。
這裡也是林逸他們此行的目的地之所在。
雖說宇文睿的封地在武威,也沿襲了侯爵的爵位,據史料記載,在隋開皇元年,也就是公元581年,隋武元帝楊忠幼子衛王楊爽當任涼州總管,涼州實質上成了衛王的封地。
雖說宇文睿是個紈絝子弟,他也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當初楊爽帶兵駐紮武威,要跟突厥開戰,宇文睿主動讓出“地盤”,拖家帶口去了關西縣,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明勤縣。
這裡地處騰格裡沙漠邊緣,說它是鳥不拉屎的地方一點也不誇張。
宇文睿此舉相當於把自己全家流放。
讓衛王楊爽心裡感到非常的爽。
“都說這宇文睿是個紈絝子弟,明哲保身這一塊,屬實讓他玩明白了,這個睿字起的是真好,睿智!”
“睿智以前可是個好詞兒,現在都被人拿來跟‘傻子’畫等號。”
“宇文睿可不是傻子,有人專門給他出過書,立過傳。”
賓館裡,四個人聚在一個屋裡,繼續通過各種手段,尋找跟宇文睿有關的內容。
白璐那邊收到了一封郵件,是白老爺子通過他的人脈關係網,找到了當年一個出版行業的朋友,從他那裡找到了有關宇文睿的資料。
郵件裡顯示,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這位身在出版社的編輯,收到了從武威發來的一封掛號信。
裡麵厚厚的一本手寫稿紙,大概有個幾萬字的樣子。
記錄了有關宇文睿這個人的各種正史、野史、還有來源於各種民間傳說的軼事合集。
作者是武威明勤縣的一位退休老教師。
在當時,想要把自己寫的東西發表出來,隻能通過投稿這一種途徑。
書稿通過書信的方式,發到編輯部的信箱,編輯收到之後對內容進行審看。
如果對內容感興趣,覺得有出版價值,他們就會給作者回信,繼續進行下一步,比如,對內容的修正,改動,完善等等事宜。
從一本書開始投稿到出版,是個很漫長的過程。
大部分作者是等不到編輯部的回信的。
信件郵寄出去,就像石沉大海,一般約定多少個工作日之後,沒有收到回信,就說明沒有過稿,可以再投其他的編輯部,來稿不退。
當時作者的文稿都是手寫的,謄抄出幾個版本,自留底版。
“這裡發過來的是幾張照片,原來的稿件就剩這幾張了。”
“放大看看。”
白璐操作電腦,把郵件裡的圖片放大,幾張手寫的稿紙,鋪滿了電腦屏幕。
不得不說,這位老教師的一手鋼筆字寫的真漂亮。
全篇正楷書寫,隻是內容上確實是差點意思。
“難怪出版社不給他過稿,這寫的也太扯了,你看他把宇文睿寫成什麼人了?
什麼可以飛行的木鳶,不用喂草就能自行移動的木牛流馬,他把這當科幻小說這麼寫呢?這是宇文睿啊還是耿哥啊?”
汪強大概摟了一眼電腦上的內容,立刻就對上麵的內容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強哥說的有點道理,就這幾張紙上寫的內容來看,宇文睿好像真就跟耿哥有一拚,你看他說的這個,從斷崖放飛,可以飛行十多米的木鳶。
說真的,這玩意它不是沒用,那是真沒用啊!這玩意發給人家編輯部,正兒八經的內容沒多少,全都是這個,你讓人家怎麼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