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無恥打法
他很快看到前院那邊又轉過來一群人,為首的有文官和武將,該是領頭的。
於是,他連忙迎了過去,臉上擠出笑容,躬身道:“草民黃永發,不知大人駕臨寒舍是有何貴乾?”
來人是新任宣府知府申以孝,以及京營騎兵營總兵賀珍。這其中,申以孝是今天早上才接到旨意知道要乾什麼,因為賀珍負責抄家宣府八大晉商的產業,抓捕人犯需要他配合。
一般來說,主事的都是文官,但是這一次,卻是賀珍說話道:“通敵賣國之畜牲,給本帥抓了!”
晉商為一己之私壯大了建虜,導致國事淪落至此,作為一個武將來說,最是深受其害。因此他聽到眼前這人就是皇帝親口所提八大晉商之一,一股怒火當即就心底湧起,一邊怒喝,一邊上前一步,一個巴掌便甩了過去。
“啪!”
好一聲大響!
就見黃永發被賀珍打這一巴掌,一口鮮血噴出,同時人往後倒去,直接給扇回了堂內。
在賀珍的身後,則是一群錦衣衛校尉,聽到賀珍發話,便立刻擁上前,把大堂內所有人都抓了,包括倒在地上嗷嗷痛呼的黃永發。
這一幕,讓申以孝看得目瞪口呆。
魏師貞所部皆是騎軍,如果追擊不知道情況的商隊,才走了兩天,是有可能追上的。但是,也有可能得到錯誤的消息,沒追對地方,就可能會浪費時間,空忙一場。
總額不高,是因為宣府這邊的逃卒極多,十成裡麵大概還留有三成軍卒而已。也是如此,崇禎皇帝隨便翻翻堆成一堆的名冊,全是劃掉的名字。換句話說,本來這些名字是準備吃空餉的。名字還在,人卻早跑了!就算這樣,也還有發現有軍官吃空餉,直接被砍了腦袋的了。
從某種角度來說,算是借花獻佛,直接抄家八大晉商所得財物,然後結算欠餉。
張家口那邊查獲的現銀一百一十萬兩左右,黃金有不少,十萬兩以上。古玩字畫之類,大概有兩個屋堆放,價值沒法估量。
因此,這時候的邊軍軍卒,在軍中的資曆都不會太久。
另外還有一部分牛羊,馬有五百多匹,剛從草原交易回來的。
不時有錦衣衛校尉從城中各處匆匆趕到巡撫衙門,穿過修改賬冊這些軍官所在院子,去皇帝那邊稟告消息。
他也沒多看,直接把名冊丟給了寧龍、劉九卿道:“你們去領錢財,按照名冊發放欠餉,如果有名冊不符,就斬了當官的。”
王繼謨聽了,依舊是難以置信道:“聽著有模有樣,但是據本官所知,宣府也是沒錢,這是哪來的底氣核算欠餉?要是沒銀子而做這事的話,就不怕鬨出兵變麼?”
他正在想著呢,張家口那邊的快馬便趕回來了。
“……”
“搜!”
方正化替崇禎皇帝收拾了案頭,整理了下彙總過來的消息,而後有點感慨地說道:“萬歲爺,這銀子還是少了一點啊!”
崇禎皇帝看著這份查抄結果,還是有點不滿意的。八家大晉商,卻隻有四十萬兩現銀左右,分攤開來,一家就等於隻有五萬兩。並且這五萬兩中,還有不少不是從宅子中查出來,而是存於各個商鋪裡麵的。
如今,蝴蝶翅膀扇起,顯然已經開始影響陽和這邊了。
最終,他們不得不給那些幫他們改冊子的文書說情況。
最為關鍵的是,魏師貞所部是要去增援寧武關的,如果派出關去追擊商隊,就會耽擱增援寧武關的時間。而救援寧武關才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任何閃失的。
魏師貞還沒回來,派了信使回來稟告張家口那邊消息的。
陽和宣大總督府這邊,終於有收到了消息。
申以孝聽了,或許是真得認識到時間緊急,或者是被賀珍的強勢所攝,當即答應一聲,便又和賀珍去了下一家。
硝煙已經散去,重創了流賊,但是周遇吉站在城頭上卻沒有一點高興的樣子。他隻是看著底下流賊在收拾戰場遺體,而後又抬頭看看遠處連綿不絕的流賊營地,表情異常嚴峻。
但是,寧武關這邊,顯然還沒有任何影響,和曆史上還沒有區彆。
陽和這邊,在原本的曆史上,也是兵無戰心。當李自成大軍殺來的時候,總督王繼謨臨陣脫逃,帶著軍隊押著一萬多兩銀子的庫銀逃跑,結果他手下軍隊不乾,直接搶了庫銀後散夥,隻留王繼謨一個光棍司令逃往京師。
八大晉商雖然是以張家口為據點,但好歹宣府是張家口的府城所在,因此都有產業在這裡。一家家地抓過去,還要抄家清點,又要配合欠餉核算那邊,時間確實非常緊的。
這還是賀珍在主導,軍人作風,做事果斷,要不然,按照申以孝的做法,怕是一天時間根本不夠。
崇禎皇帝的案頭,一邊是這些名冊,一邊是錦衣衛校尉送來的查抄所得清單。
“末將遵旨!”寧龍、劉九卿聽了,當即抱拳回應。
另外,這八大晉商的老家都不是宣府城,而是分布在整個山西不同的地方。他們就算存錢,也肯定是有分開存放,不可能都放在宣府城這邊。
本來他以為,這種大商人怎麼都有五百萬兩以上的銀子,結果沒想到,一共才兩百五十萬兩左右。
看完了這個,崇禎皇帝又去看方正化給他整理好的核算欠餉結果。宣府這邊按照修改後的名冊來統計,大概要發五十萬兩左右。最多的欠餉,一個軍卒能領將近一百兩,但是少的軍卒,就隻有十兩左右。
“這可是總督府傳出來的消息,據說總督也不相信,但是宣府那邊是真有這事。總督大人已經傳令去宣府,要宣府巡撫來解釋了!”
divcass=”ntentadv”“真的麼?做夢一樣,真有錢發?”
宣府城內,八大晉商都有宅子,且都已查抄。其中黃永發被抓,其他七個大晉商都不在宣府城內。根據初步審問的消息,是李自成大軍攻入山西,特彆是太原失陷之後,這些大晉商都轉移去了更為安全的張家口那邊。
想著這些,崇禎皇帝就隻有期待張家口那邊的收獲了,畢竟那邊是晉商和關外做買賣的地方。
但是,關寧騎軍絕對不可能傾巢而出。萬一山海關空虛被建虜偷襲得手,那燕雲之地就無險可守,京師就完全暴露在建虜兵鋒之下的。
當然,對於八大晉商以及其家人的審訊也還在進行,說不定後續還會拷打出藏財物的地方。
當然,也有一些冊子改動得少,或者沒有問題的,便是最先一批送入了大堂內。
他們餓著肚子,繼續整改那份名冊,皇帝當前,還敢繼續糊弄,以圖蒙混過關的,還是不多的。
但是,就算是這樣,商鋪庫房的核實,估計也要一兩天之後才能有結果。
對於流賊的戰法,作為和流賊打了多年的他來說,那是再熟悉不過了。
寧武關這裡的糧草物資是三關中儲備最充足的了,可流賊實在太多了,那李賊用這種無恥打法來消耗寧武關的糧草物資,特彆是火藥之類,寧武關這邊怕是沒法堅持幾天的。
說起來,邊軍的欠餉,從天啟年間就已經是普遍現象了。但是,能從天啟年間一直到崇禎十七年還活著的邊軍軍卒,基本上沒有幾個。不說幾次調撥去遼東鎮壓建虜,就隻是把邊軍調去打流賊,都不知道有多少。
家小是要遷入京師的,這是必須的事情,一方麵和軍卒一起生活在同城,另外一方麵,未嘗不是人質的意思。
隻是有點遺憾的是,恢河是季節性河流,二月份的時候,水量很小,人馬涉水就能過。
那信使看著皇帝似乎看完了呈送的清單,便立刻奏道:“陛下,魏大帥請示,是否要出關追擊靳良玉、範永鬥的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