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幾斤幾兩
隨著邸報分發全國,地方上必然會震驚京師的劇變!
不過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和保定這樣會和京師有牽連,各個不同的地方,會引發什麼樣的情況,暫時不得而知。
但是,在京師這邊,氣氛卻和保定截然不同。
就見文華殿內,太子朱慈烺坐在上頭,底下的內閣輔臣,以及六部尚書等,已經站出來好幾個人了,都是同一個問題。
這不,在戶部尚書倪元璐奏完之後,內閣首輔範景文接著奏道:“如今各衙門皆是人心惶惶,無心做事,皆傳陛下其實欲棄京師南下應天府。殿下該是知道陛下親征何處,還請示下為好!”
一聽這話,朱慈烺立刻搖頭道:“那些都是謠言,父皇是為救大明江山而親征,豈會棄京師南下!”
聽起來,太子好像沒有要說的意思,蔣德璟便也跟著奏道:“如此,還請殿下示下陛下之安排,如此也能安人心!”
其他幾個朝廷重臣聽了,皆是附和。
這幾天來,京師就有傳言,說皇帝欲遷都不成,便借口禦駕親征而領兵外出,其實是躲起來,如果京師安全就會回來,京師危險就領軍南下。
另外,京師這邊禁止城中任何人攜財貨離開京師,也引起了極大的民憤。當然,這個所謂的民憤,肯定是有錢有財有能力逃離京師的那些人。
一路上消息傳開,沒有輪戰的將士們一聽皇帝要和周大帥比試,頓時全部來了興致,沒有軍令限製,便紛紛聚集到演武場去了。
不管如何,皇帝的下落總算是知道了,範景文等人也是放心了一些,當即回去,安撫京師人心去了。
至今他還記得,他父皇當初領兵出征時候,是那樣的威風凜凜。就衝這,怎麼可能會被區區流賊打敗呢!
範景文感覺到太子對他父皇的崇拜,心中不由得苦笑,不過他們也不否認,如果當今皇帝真得太祖皇帝親傳本事的話,那當然是能贏的。隻是,真有親傳太祖皇帝領兵打仗的本事麼?
周遇吉聽了,想也不想,就直接回奏道:“末將以為,如若李賊知道陛下在寧武關,恐會繼續進攻,試圖攻下寧武關或者雁門關,把陛下堵在這裡,甚至能抓獲更好!”
但是,對於從京師一路跟著皇帝來寧武關的將士們來說,他們是見識過皇帝神力,甚至也見識過皇帝箭術的,就有不同的看法,覺得周遇吉雖然是猛將,可皇帝也不是吃素的,到底誰強誰弱真不好說。
此時的崇禎皇帝,也是在歡喜,因為剛剛收到消息,雁門關拿下了。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又問道:“如果李賊不知道呢?”
相對他的擔心,反而是朱慈烺對他父皇更有信心,當即安慰範景文道:“首輔勿憂,父皇得太祖皇帝提點並賜予偉力,肯定得太祖皇帝親傳,絕對不會敗的。我們隻需做好份內之事,守好京師便可!”
就他們本人而言,其實是不相信那些謠言的。至少對範景文來說,當初他請求替禦駕親征時,皇帝那“馬革裹屍”的話,猶在耳邊,真情流露,真不是假的。
華北平原上,兩軍對戰的話,就要真正拚軍隊實力的。
範景文等人聽得意外,對他們來說,自然是不知道寧武關大戰之後,大同宣府等地會不戰而降,李自成大軍輕鬆兵臨京師城下的事情。不過如今知道皇帝為什麼不公布行程,他們也就釋然了。
崇禎皇帝自己不覺得,感覺自己差不多了,便透過麵甲看向周遇吉道:“我們比試什麼,要不先弓箭,然後對打看看?”
要想打消他們的疑慮,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用勝利來打消便是!
他就是想告訴崇禎皇帝,戰場凶險,千萬不要輕視對手。
周遇吉還真沒見過崇禎皇帝練箭練槍,因為他一直要坐鎮在寧武關的。如果他不亮相,反而來了彆的總兵,就容易被流賊發現破綻,從而更早發現有援軍到了。
但是,朱慈烺牢記他父皇的話,還是搖搖頭說道:“父皇才離開幾天而已,等時機合適,孤自當公告父皇親征之事!”
要他換成李自成的話,聽說皇帝就在寧武關和皇帝不在寧武關,肯定是會有不同的想法的!
如果能在晉地抓到他這個皇帝,那對李自成來說,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此時,在得到內侍確認之後,朱慈烺高興地對首輔說道:“如今孤是可以說了,父皇領兵親征,乃是去救寧武關去了。但是宣府和大同兩地皆有投賊之總兵,因此,父皇之行蹤不能走漏消息,如今該是可以了!”
聽到這話,文華殿內的臣子都愣了下。隨後,他們便反應過來,由範景文試探著問道:“是太祖皇帝提點的?”
周遇吉心中其實就是這個方案,但是他也有顧慮,當即奏道:“陛下,軍略上如此甚好,可真要如此的話,也將置陛下於危險之中,末將實不安也!”
周遇吉聽了,有點不解其意,便聽到他吩咐方正化道:“鐵甲取來,朕要和上陣殺敵時一樣!”
一開始的時候,錦衣衛校尉和東廠番役抓過一批傳播這些消息的人,但是無奈人數太多,抓都抓不過來。
看到崇禎皇帝的動作,似乎是很輕鬆的樣子,在場的可都是軍人,立刻知道身穿三重甲有多不容易,頓時都是吸了口涼氣。
如今更是不少衙門罷工了,都想著要逃離京師。
周遇吉就學皇帝的樣子,放下麵甲,又裝備上自己的武器之後,向皇帝說道:“陛下,末將先獻醜了!”
他是聽到雁門關捷報之後才從城頭上下來的,偶爾不在城頭上也是正常的事情,這又剛好一場戰事結束,便正好有時間看看皇帝的水平如何了。
隻見周遇吉回應一句之後,動作很快,當即“嗖嗖嗖”三箭,三箭都中靶心。
在有心人的煽動之下,皇帝南下的消息已經在京師全麵傳開,以至於人心惶惶,不少人覺得末日要到了。
於是,他便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可否去演武場讓末將見識一下?”
他心中是好奇,確實想要先看看周遇吉的箭術。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表示認同。
他之所以想要這麼做,就是想讓皇帝知道,戰場上的廝殺,非同兒戲,他會用上真本事讓皇帝看看,免得此時哄得皇帝開心就輕視了戰場的危險。
聽到這話,範景文等人都不說話了。
賀讚和方正化兩人互相看看,皆是笑意,顯然也都想看看結果。
崇禎皇帝倒是沒多想,點點頭對周遇吉說道:“周卿先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解釋道:“陛下安危至關重要,定是流賊最為在意。因此末將以為,流賊知曉陛下在寧武關與否,定然會采用不同策略!”
隨後,他回過身,看向崇禎皇帝奏道:“這種步射,百步之遠,皆能中靶心的,流賊軍中亦有不少!”
就兵力而言,以範景文的經驗,他未必不知道所謂李自成百萬大軍有誇張成分,集合邊軍之力該是有一戰之力的。但是,關鍵的是,他不相信崇禎皇帝。因為崇禎皇帝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帶兵打仗過的經曆。
此時他一聽賀讚所說,意外之餘,又想起了皇帝是日夜兼程趕來增援他的。如果還是他印象中的那個皇帝,光是這騎馬,對皇帝來說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雁門關本身就是三關總兵周遇吉的轄區,寧武關為三關中間,可隨時增援雁門關那邊。其中交通要道,險要布局等等,剛占領雁門關的流賊,絕對沒有周遇吉熟悉。
但是,他和同僚相信皇帝,可底下那些做事的,還有京師的普通百姓不了解皇帝,更是相信皇帝會南下應天府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