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戰兢兢的樣子,很容易讓人想到刀板上的魚肉。
不一會之後,有一隊軍卒出了城門,就在城外屍山血海搜尋起來,把還能活下來的流賊都救回了甕城裡,一共隻有九個而已。
周遇吉聽了,麵容嚴峻地回答他道:“末將軍中,火器都是嚴格核查過,定量裝填。但是從大同軍過來之後,已發生過火銃炸膛了!”
這九個流賊猶如渺小的螻蟻,連忙卑微的道謝,不過隨後,他們忽然就愣住了,有點傻了一樣的看著崇禎皇帝。
周遇吉聽了,沒有猶豫,又對崇禎皇帝建議道:“戰場上非是單打獨鬥,末將想領親衛和陛下領親衛再比試一場!”
這九個人,大都是腿腳被砸傷,無法逃回去的。
周遇吉見了,自然是收回長棍,站了起來,誠心實意地說道:“陛下槍術厲害,隻是還缺戰場實踐而已。不過要是在真正戰場上,不熟悉陛下底細的敵人,恐怕一個照麵便會被陛下的槍花震掉武器!”
並且他們原本多是軍戶出身,有的在軍中,有的不在軍中。九個人中,都無一個跟隨李自成多年的老賊。
原因也很簡單,周遇吉的親衛和他們的大帥配合無間,而崇禎皇帝的親衛在雙方廝殺中配合經常出問題,最終都擋在皇帝麵前替皇帝一死,直接被周遇吉這邊以微小的代價給乾掉了全部。
周遇吉:“……”
說到這裡,他大聲喊道:“牽馬!”
雖是如此,不時還是能見到守軍將士受傷退下,運氣不好,被城下流賊的火銃或者弓箭、弩等射中頭部的,怕是沒法救回來了。
於是,他便開口說道:“伱們安心養傷,等戰後就讓你們回家,不會給你們治罪的。”
就見演武場中央,幾乎是皇帝追著周遇吉在打,圍觀的人看來,似乎周遇吉被皇帝打得沒有還手之力了。
圍觀的將士們:“……”
如果說,之前他們還驚訝連連的話,此時此刻,已經是震驚地說不出話來了!
一百五十步都能這麼準,天下有幾個人能做到?
周遇吉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也能射中箭靶,但是要中靶心,卻是沒把握的。要知道,距離越遠,要射中靶心的要求那是幾倍增加的。如果臂力不夠,不說開不了硬弓,就算能開,射箭時要穩住也是不容易,就更不用說射中目標了。
“是,陛下!”邊上的軍卒一聽,連忙領旨,隨後就給這九個流賊包紮腿部傷口。
其他人聽了,也是跟著表態,就是想參加官軍,不想回家。
他看到崇禎皇帝是裝備了長槍,剛好他也是長槍,便收好了弓箭,從兵器架上抽了一根木棍,擺出了長槍的架勢。
這一點,哪怕他不是來自後世,也是能看出來的。
崇禎皇帝擺好了架勢,笑著說道:“那朕先進攻了!”
“好!”崇禎皇帝也是認識到了,戰場上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團隊作戰,周遇吉有心,他又豈會拒絕。
所有圍觀的將士,都是斂聲屏氣,盯著場中。如果說之前他們認為肯定是周大帥贏的,那此時他們已經沒有這種想法了。
他就是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用他本人的長槍。要不然,萬一比試的時候一個把握不住,哪怕皇帝穿了三層甲,他也怕傷到皇帝的。
可誰知,皇帝的棍頭忽然一抖,猛地敲在了他的棍身上。
不過沒有人開口,似乎是擔心自己多一分舉動,這個好意便會沒了!
周遇吉就感覺一股大力從棍身上傳來,差點就震得他握不住棍身,好在他身經百戰,立刻趁勢躍開,避開了皇帝木棍的下一步進攻。
由此,不得不說,周遇吉分享的經驗,都是寶貴的戰場經驗。
在整個過程中,圍觀的將士們不時“喔”地一聲驚歎,看向他們皇帝的眼神中,都是佩服之色了。
這些守城將士早已不是周遇吉的手下,而是來自大同的軍卒。通過以老帶新,逐步替換出周遇吉手下的方式,這些大同軍卒的反擊顯然都是熟練,並沒有什麼人在這激烈的戰鬥中驚慌失措。
周遇吉也是想看看,皇帝的本事是否全麵,便都陪著他對練。
忐忑中的這幾個人,聽到他的話,便又是連忙磕頭,第一個開口說話的人,更是一邊感謝,一邊又說道:“這位大……帥,我這腿傷好了可以殺賊的,我可以將功贖罪的!”
忽然,周遇吉虛晃一招,拔腿後跳之時,頭也不回,手中長棍猶如長蛇出動,殺了一個回馬槍,一下就頂到了追上去的皇帝胸膛上。
周遇吉見了,當即冷聲喝道:“陛下問話,還不快回答?”
他的話,有濃重的口音,但是崇禎皇帝還是聽懂了。
比試的結果,讓崇禎皇帝是有點沒想到的。本來他以為他的護衛中還有方正化這樣的高手,他們對皇帝的忠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這場比試卻是慘敗收場。
在崇禎皇帝的眼前,最直觀地展現了,人命是多麼不值錢!
周遇吉並沒有放心,又問崇禎皇帝道:“陛下身邊的親衛,可都上過戰場?”
周遇吉一聽,便勸道:“陛下,慈不掌兵,他們……”
崇禎皇帝聽了,並沒有出乎意料。
周遇吉回過神來,當即佩服地說道:“末將再試試陛下的槍術!”
此時,周遇吉見木棍捅過來,他不慌不忙,側步一避,用棍身去架開皇帝的木棍,而後準備反擊。
本來周遇吉還想再勸,不過一聽他的後半句話,頓時心中一動,便不再勸了,連忙答應一聲,當即去安排人做這個事情了。
聽到這話,這九個人有點懵,然後都看向崇禎皇帝,一臉的不可思議。
等他們被包紮好之後,崇禎皇帝便和緩了語氣問道:“你們都是哪裡人,為何要從賊?”
隻聽周遇吉給他介紹道:“建虜的火器,質量好,打得遠,且他們軍紀嚴明,未得軍令無有敢開火者。軍中的火器比例,已近半數之多!”
要不是朝廷無道……呃,說到自己頭上了,崇禎皇帝想到這裡,不由得苦笑了下。
在原本的曆史上,寧武關就是因為耗儘了火藥沒有補充,因此被李自成軍隊轟塌了城牆,從而被攻破的。
全部比完之後,周遇吉翻身下馬,去了武器,到皇帝麵前,認真地說道:“末將不擔心了!”
外城牆那邊,戰鬥正在激烈進行中。
divcass=”ntentadv”崇禎皇帝站在內城箭樓上,能清楚看到守軍將士們依托城牆在反擊。
後世的時候,我兔的政工就非常厲害,能改造對方成為我軍的戰力。而在這明末,基本上就沒有這方麵的專業隊伍,多是給口飯吃,跟著混什麼的。
崇禎皇帝作為後世的靈魂,在對待俘虜方麵,自然不會和這個時代人的觀念一致。更不用說,他看待事物和人的高度,那肯定是站在華夏民族的高度上,而不是封建帝製一家一姓上。
因此,他對待俘虜的態度,明顯就和周遇吉等人不一樣。
感謝a破碎的夢的200起點幣打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