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裡的這些將領,都是亂世之中磨練過的將領,特彆是在禦前,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麵前,不可能泛泛而談。
打,還是不打?
牛金星一聽,頓時一驚,連忙提醒道:“殿下,我們如今已和以往有區彆,劉澤清這種人名聲本就不好,被明國皇帝這麼公告於天下,名聲隻會更臭,不好沾啊!”
頓了頓,他又笑著說道:“可那明國皇帝奪取了太原之後,他的苦心經營便會功敗垂成,如若不然,他就隻能竭儘全力湊集糧草以便晉地百姓能活到秋收。可他也不想想,難道我們會任由他在做而不再給他出難題?哈哈!”
崇禎皇帝認為,他對李自成出現在保定大吃一驚,那李自成應該同樣會對他這麼快出現在這裡大吃一驚。利用好這個信息差,就是創造自己能打勝仗的因素之一。
他的言外之意,是說他們已經洗白,同樣要贏得民心,不能再去沾臭狗屎。
李自成估計,劉澤清肯定是會答應的。畢竟他如今的實力,是碾壓劉澤清的。敢不答應,那就真得先領兵收了山東成為大順國土的一部分也不是不可以。
唯一可以例外的,是從宣府、大同等地遷來京師的京營軍卒的家小。他們不需要京師城裡人的擔保,但是必須有負責轉送的戶科給事中吳甘來的文書才行。
事實上,流賊北上的消息,早在劉芳亮到達保定的時候,消息就傳到京師去了。不過有一些人就是這樣,不是感覺死到臨頭,是不會舍得挪窩的。
因為這一天,如果按照原本曆史發展的話,就是他這具肉身上吊的日子!
一眨眼,這時間過得真快啊!
崇禎皇帝發現這點之後,忍不住有點感慨!
認真去想的話,就一個來月的時間,幾乎馬不停蹄地對抗曆史車輪的碾壓,日夜兼程地趕路,那是真累。
如果是這樣,就中了他的陷阱,能把那皇帝極力打造任君的聲望之事給破壞掉。
李自成一聽,頓時精神一振,當即問道:“明國皇帝拿下太原了?”
彆是保定城看著幾次差點能拿下,其實是保定城裡的守軍故意為之;一如寧武關那邊一樣,來了援軍也故意示弱,從而達到消耗己方兵力士氣的目的?
李自成想著那皇帝的囧態,不由得心情也是好了起來。
此時的崇禎皇帝,剛剛到達紫荊關。
不算還好,一算之下,崇禎皇帝硬是愣神了一會。
一聽這話,牛金星回過神來了,當即大喜道:“是微臣愚鈍,殿下這麼一點撥,微臣便明白了!”
邵宗元聽兩邊的意思,最終決策道:“此戰流賊之損失巨大,他們未必會再攻保定。就算再攻,隻要我等同心協力守好城池,那李賊怕也經不起幾次攻城的!”
李賊大軍,十餘倍己方的兵力,要想打贏,是非常難的事情。
一開始,崇禎皇帝有點不以為意,不就是流賊偏師,那個劉芳亮攻打京師麼?
算算時間,也該是差不多這個時候。
不過京師這邊,自然是已經提高了警戒級彆。之前就已經實施的保甲法,就算一開始還有人不願意配合的,當流賊攻打保定的消息傳來時,也都是配合了。
很快,他就看完了牛金星已經重點畫出來的幾個事情,隨後,他開口的第一個點評便是:“明國皇帝是瘋了麼?”
這些蒙古人,騎射了得,如果遇到小規模的賊軍,那是絕對能擔得起護衛之責的。
聽到他的話,眾將的表情都嚴肅了起來。
如果保定城沒有藏拙,真的已經儘力的話,那倒是可以再組織幾次攻城,相信能很快拿下保定城,可就怕保定城也隻是示弱而已,那就有點蛋疼了!
想要進城的人,皆要城裡人擔保,說明身份和目的等等,並且每日都會有官府巡查。沒有擔保的人,就無法入城了。
幸虧也是這樣,平型關的守軍還好,在紫荊關這裡駐守的,是和居庸關一樣都是老弱殘兵,青壯的兵,能跑得早跑了。
根據劉芳亮提供的消息,保定城裡的守軍,皆是無名之輩,也就是那馬科還行。
周遇吉等人一聽,都是吃了一驚。這個消息,實在是出乎他們的意料了!
在場的每個人都認為李自成領大軍退回了太原,怎麼就出現在保定了呢?
與此同時,在城外大順軍軍營中,李自成也是一肚子不高興。
不過幸運的是,付出都有回報,原本上吊的日子就不用上吊了,身邊還帶了一支差不多是精銳、從無到有組建出來的軍隊!
牛金星一聽,喜笑顏開,當即附和道:“可不是,如今這世道,有兵便有權,誰敢輕視手握重兵的。他竟然敢宣布劉澤清、左良玉等人的罪狀,說要緝拿他們以振國法,這不是逼著劉澤清、左良玉等人起兵對抗明國,平白樹了幾個大敵!”
因此,本地的將領,自然是堅持固守。而馬科這樣的客軍,更傾向於尋找機會突圍。
崇禎皇帝沒法承受戰敗的後果,因此,他隻能小心翼翼地,把能想到的知識都用起來。
戰事的統計結果呈送他麵前,比他預料的損失還要大。特彆是這一次的攻城戰中,可是有老營兄弟登城的,結果都戰死在了城頭上。
軍隊在紫荊關進行戰前休整,先期派出去的夜不收,也改為由金振孫挑選保定本地的騎兵充任。畢竟是本地人,熟悉地形,能了解到更多的情況。
李自成正在琢磨時,忽然,就見到牛金星帶著一臉喜氣地進來了,剛轉入大帳,就在那說道:“殿下,好消息啊!”
上下五千年間,以少勝多的戰事,也就數得過來的一些而已。一般的戰事而已,皆是以實力勝之而已!
李過心領神會,當即再次答應,然後便去安排了。
牛金星聽了,搖搖頭道:“太原那邊暫未有消息,微臣這邊,是拿到了一份明國的邸報,知道了明國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對我大順國可極為有利!”
掃視堂下的六個總兵,周遇吉、賀讚、賀珍、魏師貞、寧龍、劉九卿,崇禎皇帝對他們說道:“賊軍偏師正在攻打保定城,朕之意,是先不回京師,解保定之圍為先,諸卿以為如何?”
回過神來,寧龍便有些遺憾地說道:“早知道賊軍擺了個空城計,我們就該去奪回太原的!”
正如崇禎皇帝所料,此時的李自成,壓根不知道和他對線的明國皇帝已經領著軍隊同樣到達了保定府。準備了幾日,又重新打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之後,李自成便下令再次發起對保定城的進攻。
隻是,讓他失望的是,就和第一次的時候差不多,雖然幾次攻上了城頭,但是依舊被守軍趕了下來。非要說和第一次戰事有什麼區彆的話,就是這第二次的攻城戰,攻上城頭的次數比第一次要多了好幾次。
並且,李自成通過千裡眼發現,保定城的城頭守軍,已經出現了一些民壯。
但是,不管怎麼樣,保定城還是守住了第二次的攻城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