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多爾袞非常關心地說道:“你且休慌,事無巨細,且都說來,本王自會為你做主!”
範永鬥聽了,連忙把他知道的事情,再次說了一遍。
divcass=”ntentadv”多爾袞聽得非常仔細,甚至還追問了幾次,看實在問不出什麼了,才讓範永鬥先去休息。
等範永鬥一走,多爾袞的表情嚴肅,看著底下的親王貝勒,當即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多爾袞的主要對手,是和他爭奪皇位失敗的皇太極長子,肅親王,愛新覺羅豪格,此時一聽他的話,二話不說,當即嚷道:“還有什麼好說的,我們大清都已經集結軍隊了,正好殺進關去,奪了明國的天下便是!”
滿清這邊,根本就不是李自成認為的,滿清無意關內,搶了就跑,而是早就對關內虎視眈眈,隻是基於山海關拿不下,才一直在等待機會。
皇太極在鬆錦之戰後,就曾對滿清的親王貝勒說過:“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何以言之?彼流寇內訌,土賊蜂起,或百萬,或三四十萬,攻城略地,莫可止遏。明所恃者惟祖大壽之兵,並錦州、鬆山之兵,及洪承疇所領各省援兵耳,今皆敗亡已儘,即有召募新兵,亦僅可充數,安能拒戰?明之將卒,豈但不能敵我,反自行剽掠,自殘人民,行賂朝臣,詐為己功;朝臣專尚奸讒,蔽主耳目,私納賄賂,罰及無罪,賞及無功。以此觀之,明之必亡昭然矣。“
大概意思就是說,大明朝內亂不止,且鬨得非常凶又鎮壓不了,所依賴的兵還都被他給滅了,就算再招募新兵,肯定也不堪用。更不用說,明朝官軍劫掠百姓,行賄朝堂高官,各種殺良冒功,並且朝廷高官就知道摟錢,賞罰不明,都是亡國之相。
在認清這個事實之後,哪怕皇太極死了,多爾袞當了攝政王,成為滿清的實際掌權者,一樣是繼承了皇太極的遺誌。
一開始的時候,是想著聯合關內的流賊共分大明江山。為此,他還寫了封信給李自成。
這不,他剛剛收到李自成的回信,感受到李自成的傲慢,又聽去送信的使者說,李自成已經打到了晉地,並且還占了一大半,他們就趕緊商議怎麼在這天下大變局中撈取好處。
最早投降滿清的明朝秀才範文程,文武雙全,深受曆代滿清掌權者的信任,就上奏說:“竊惟成大業以垂休萬世者此時,失機會而貽悔將來者亦此時。蓋以為明勁敵者我國也,抑則流寇也。正如秦失其鹿,楚、漢逐之。雖與明爭天下,實與流寇角也“。
意思是說,這麼好的機會,千萬不要放過。滿清的敵人,不再是已經要滅亡的明朝,而是李自成這些流寇。當前局勢,就和“秦失其鹿,楚、漢逐之”那時候一樣。
多爾袞感覺他說得很對,和親王貝勒商量之後,已經下旨,“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成敗之判,在此一舉。”
按照他們原本的計劃,是要經過明國密雲一帶破關。
在原本的曆史上,他們才剛出發,就收到了吳三桂派去求援的信使,從而立刻改變行軍路線,直撲山海關。
如果在這個位麵上,滿清還剛開始集結人馬,結果又遇到了範永鬥的事情。
豪格的嚷嚷,多爾袞壓根沒在意,而是看向站在最前麵的一個老親王,愛新覺羅代善。
代善也知道,此時的抉擇關乎大清未來,眉頭緊皺,分析說道:“按照這範永鬥所言,那李自成該是很快會打到晉北了,而此時,朝廷官軍卻以通敵賣國的罪名誅殺他們這些晉商,想必晉北之地也會亂成一團!如此一來,到底是李自成會很快占下晉北,進而前去攻打京師,還是說,他們會在晉北打起來?”
不管是信使的來往,還是範永鬥的消息中,都沒有皇帝親征的消息。因此,滿清奴酋們也壓根想不到會有這事。
聽到代善這話,一向穩重的和碩鄭親王,愛新覺羅濟爾哈朗便開口說道:“還有一事也得重視,察哈爾部的兩個小部族竟然敢劫掠晉商的商隊!”
這是挑戰大清的威勢,以前可是沒有過的事情。
聽到他這話,另外一個親王,和多爾袞同母的愛新覺羅多鐸,當即麵露殺氣道:“活得不耐煩了,屠了便是!”
多爾袞發現,他一問之下不但沒有什麼明確的說法,反而是又遇到了不少問題。思考之下,他便轉頭看向站在範文程後麵的一個文官道:“洪卿對關內局勢如何看之?”
洪卿,便是投降滿清最大的大明朝官員,原薊遼督師洪承疇。你要說對關內情況最熟悉的,那肯定是他了。
洪承疇在滿清這邊一直比較低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知道範文程的媳婦會被惦記的原因,此時聽到多爾袞點名問他,便出列恭敬地回奏道:“微臣以為,明國雖還有一些能打之武將,但其兵力在鬆錦之戰敗亡之後,新兵當無多大戰力。又朝廷不可能發放足餉,皆要武將自籌,如此之下,明國朝廷對武將更無約束,朝局之敗壞,蓋開國以來之最。晉北晉商之事,更可能是地方武將私自所為……”
聽到這裡,多爾袞不由得問道:“如何得知?”
洪承疇自有理由,馬上就答道:“做大之晉商,自是會上下打點,如果此事乃朝廷旨意,斷然不可能。光是朝堂上爭吵,都能吵上幾日,晉商這邊該是早就收到消息。可剛才之範永鬥所言,乃是毫無征兆。由此,微臣斷言,多是地方武將覬覦晉商之財,麵臨李自成所部進攻,天下未有之變局,由此狗急跳牆,試圖壯大自己實力而為之!”
代善聽到這裡,插嘴問道:“那此事或是何人所為?”
一個武將如果能有如此魄力,一旦獲得晉商的大量財富,必定在短時間內就能壯大勢力了。
聽到這個問話,洪承疇猶豫片刻後,還是如實回答道:“微臣已離關內時間久矣,不知關內調動之情況,不好猜。如若是左良玉的話,最有可能。但是此人該是在南方,並不在北方。”
“管他是誰,還能擋我大清兵鋒不成?”豪格聽到這裡,有點不耐煩了,當即插嘴說道。
多爾袞另外一個同母兄弟阿齊格也是跟著附和道:“沒錯,我大清進關,哪次不是橫掃明國各地?”
多爾袞等人,其實也是這麼認為的,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集結全部人馬,準備入關搶地盤的。
多爾袞衡量片刻之後,又看向洪承疇問道:“對李自成這股賊寇,卿又是如何看待的?”
他估摸著入關之後,主要對手就是這個李自成了,因此,雖然之前已經有了解過,但他還是想要多了解一點。
洪承疇聽了,保守地回答道:“在微臣圍剿李賊所部時,其實力一般,隻是善流竄。不過如今他既能在秦地立國,並且攻入晉地而勢如破竹,當是耗儘了明國兵力,已成氣候。”
說到這裡,他看多爾袞似乎聽得並不滿意,便又立刻接著說道:“李賊所部,乃是各路流賊彙聚而成,從未有過整頓內務,就算如今實力強大,隻要擊其賊首,賊首或死或傷,其部必然分崩離析,各自為戰。一如其物建於砂石之上,極易崩潰!”
“微臣聽聞,李賊傷過其根,房事無能,不但賊婆與人私通,且至今無一子半女,長期看,李賊所部內患甚重,不可能長久!”
豪格聽到這話,當即哈哈大笑起來,充滿了嘲笑之意。
其他親王貝勒,有不少人也是笑出了聲。
但是,多爾袞卻陰沉了臉色,明顯有些不高興。因為他也非常努力,但是隻有一女而無子。
於是,多爾袞不再問洪承疇,又和其他親王貝勒探討起來。
如此議事,持續了幾日。範永鬥那邊,聽聞之下還主動求見多爾袞,說他在晉地經營已久,可為大清軍隊帶路。
於是,多爾袞便決定,依舊按照原定計劃,出兵明國。
不過還在集結人馬之際,他讓祖大壽再寫信招攬吳三桂一次。如果能招攬成功,那便是最好了。招攬不成,也不妨礙此次出兵。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