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血債血償
事實上,古代人罵人是很有水平,可以不帶一個臟字的。
比如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移也等等。
邵宗元、張羅俊等人,都是進士出身,科舉考場上千軍萬馬過來的,自然也是有這等罵人的水平。
不過,此時罵人是要罵給城外的流賊大軍聽的,怎麼通俗易懂怎麼來才是王道。
呂應蛟等糙漢子想出來的這些罵人的話,非常有講究。
流賊大軍中都是男人,男人最怕被人說什麼,他們其實非常清楚。最為關鍵的是,如果罵的內容是編出來的還好,一旦罵人的內容是真的,那這個罵人的殺傷力便直線提高。
李自成的第一輪媳婦韓金兒,因與蓋虎通奸而被李自成所殺。
李自成第二任妻子邢夫人,勇武聰明,負責管理軍中物資糧草,後與高傑私通降了朝廷。所有降賊中,就數高傑剿李自成最積極。
並且李自成沒有兒子,也沒有女兒。
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公開的事情,誰都知道。
因此,當保定城這邊罵出有關李自成這麼難聽的話之後,行進中的大順軍軍卒頓時轉頭看著保定城這邊,一個個怒容滿麵,想要回罵幾句。
可他們行軍路線離城牆遠,單獨的罵隻能讓自己聽到,人家保定城裡是全城百姓一起在那喊的,這局麵,完全是一麵倒的。
罵是罵不過,那很自然的,那就乾架了。
就見一隊隊的大順軍軍卒脫離了行軍隊伍,趕往保定城頭這邊。這可不是隻有普通軍卒,包括領軍的將領,皆是如此。
你要退一步講,如果自己的主公被敵人如此辱罵,自己卻表現地沒一點事情,事後被主公知道了,是不是會被誤會說你壓根不把主公放在眼裡?
反正保定城這一開罵,大順軍這邊的行軍長龍就斷成兩節了。前麵已經走的就走了,後麵聽到動靜的,紛紛趕往保定城這邊了。
一時半會,他們沒法攻城的,就站在城外對罵,一時之間,保定城好不熱鬨!
鬨出這麼大的動靜,李自成聞報,那臉色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要說他此時想屠城,絕對沒人會不信!
他身邊的將領一個個全都向他請戰,誓要攻下保定讓裡麵的人付出代價。
李自成的臉色變幻了好一陣,最終他一臉陰沉地喝道:“此乃保定的激將法,豈能中計,大軍趕往真定才是正理。傳孤旨意,誰敢在保定逗留者斬!”
這個選擇是明智的做法,要不然在路上多耽擱一天,就多消耗一天糧食。難不成把保定打下來就能解決大軍的糧草問題?
這顯然不可能!
李自成主意已定,軍令傳下,大順軍軍卒便隻好歸隊,重新趕路。
就這麼一鬨,又是耽擱了半天。並且這相當於是被人罵不還口,非常憋屈。
本來李自成的事情,都是大順軍軍中的禁忌話題。可被保定城這麼一罵之後,等於擺到明麵上來羞辱了一番,讓大順軍這邊都正兒八經地認識了下他們的王是什麼樣的。
當大順軍軍卒離開保定這邊時,能明顯看出,他們的軍心士氣低落了一大截。
就算是軍中將領,同樣士氣不高。
不止是因為保定城鬨了這麼一出,更因為他們的家小大都在真定城內沒逃出來。既然落到了朝廷官軍的手中,基於他們的身份,就算沒有被殺,回頭也肯定會被朝廷官軍拿來當肉盾。
可城裡的糧草非常重要,肯定是要搶回來的,到時候麵對自己家人作為肉盾的真定城,該怎麼麵對?
這個事情沒有人提,但是隻要有家小的,肯定擔心!
……………………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擔心的原因,劉宗敏所領的兩萬多騎軍,是用了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真定這邊。
雖然是沒有下雨了,但是地麵依舊泥濘。馬蹄踩著泥坑,戰馬累得直喘氣,一般情況下,騎兵都會很憐惜自己的戰馬,趕緊讓戰馬休息下。
但是,此時此刻,大順軍的騎兵,沒有一個顧及這些戰馬,一個個都是盯著遠處的真定城。
就見城頭上朝廷的旗幟飄揚,朝廷官軍在那嚴陣以待,毫無疑問,真定就是屬於朝廷官軍的了。
確認了這一點,劉宗敏立刻派快馬向李自成報信。然後他也不靠近真定城,把騎兵撒了出去,遠距離堵住了真定的四個門,同時搜索周邊。
城頭上,看到這一幕之後,周遇吉便向崇禎皇帝請戰道:“陛下,賊軍分散,末將領騎軍去衝殺一陣,殺殺賊軍的銳氣!”
就眼前看到的情況,城裡的騎軍有一萬多,而一個方向的賊兵騎軍也就五千人左右,以多打少,正常情況下都是具備優勢的。
不得不說,周遇吉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其他將領,紛紛跟著請戰。
真定城的大勝,讓他們對勝利的底氣更足。
但是,崇禎皇帝用千裡眼觀察之後,卻還是搖搖頭說道:“這部賊軍該是流賊所謂的老營,都是老兵來的。卿領兵出戰,人家未必會和你打。且人家剛來,心中憋著氣的。我軍有城牆之利,不戰而耗,優勢在我!”
他不敢說對古代打仗的本事能強於周遇吉,但是他記得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李自成最想決戰,而他,有足夠的糧草,最不怕的就是拖。既然如此,那就堅持自己最有利的方麵好了。
雖然周遇吉的說法也對,如果能給賊軍迎頭痛擊的話,自然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可是,戰事無絕對,萬一出了什麼岔子,反而敗了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除非出城一戰非常有必要,否則崇禎皇帝是不想消耗自身兵力的。
聽到皇帝不允許,周遇吉等人心中有些遺憾,卻也沒堅持。
倒是方正化在邊上問道:“萬歲爺,那些城內的俘虜,要不要把他們打發出去?”
他顯然是怕城外的賊軍到了之後,會讓城裡的這些俘虜起了心思而鬨事。
崇禎皇帝聽了,想了下搖搖頭說道:“先不用,他們中有一部分是老弱婦孺,皆是賊軍家小而已。其他人也是已去甲,又無兵刃,加強戒備便可,不礙事的。等賊軍主力到了,憋著氣要攻打城池的時候再釋放他們,當能打斷賊軍的氣勢為佳!”
頓了頓,他又補充說道:“暗地裡增加點兵力看著,隻要不鬨事便成。”
“萬歲爺聖明!”方正化聽了,當即恭聲回道。
隨後,他便去安排增加看守的事情了。
城內的俘虜區,雖然都被關在屋子裡,但是畢竟都是從軍多年的,很多人都聽到了有騎軍到來的消息。
這不,就有人帶著驚喜猜道:“該不會是我們的人來了吧?”
“那肯定是了,算算時間,應該也差不多要趕來了吧?”
“那怎麼辦,我們裡應外合?”
“……”
聽到同伴的對話,李來亨反而喝斥道:“伱們乾什麼,想害死軍中老小麼?”
他是李自成的親侄子的義子,地位算高的了。聽他這麼一說,其他人就不說話,轉頭看向他。
divcass=”ntentadv”李來亨嚴肅了臉,看著他們說道:“你們以為朝廷官軍是傻的,城外來了我們的人,然後就會放任我們不管?之前對我們還客氣,你去反抗,人家還會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