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建虜都能聽出,對麵的明軍士氣如虹!
隨後,他們就看見,明軍動了,開始緩緩地前進,主動向他們發起了進攻。
以前的時候,明軍隻要發現大清軍隊,全都采取守勢,根本不可能像眼前這支明軍一樣會主動進攻的。
今時今日,真的是有太多和以前不一樣的地方了。
divcass=”ntentadv”所有人都看向帥旗之下,不知道他們的統帥會如何指揮,麵對這支和印象中明軍大不相同的軍隊。
你要說多鐸怕麼?絕對不會怕。
雙方的兵力差不多,或許是明軍那邊稍微多一些而已。對麵的明軍士氣如虹又怎麼樣,打敗他們便是!至少到如今為止,多鐸的字典中還沒有一個“怕”字。
他叫過身邊的將領,用馬鞭指著明軍那邊的帥旗說道:“這支明軍肯定是明國皇帝親領的那支軍隊,帥旗之下,當是明國皇帝。一會戰起,你們不用管其他,就撲明軍帥旗之下,殺光那裡所有人,懂麼?”
建虜最常見的一個戰術,就是擒賊先擒王的戰術,此時,也沒有例外。
他身邊的將領聽了,立刻領命。在這些人中,甚至連建虜軍中最精銳的白甲兵,同樣被派了這個任務。
這支建虜軍隊,最擅長火器的部隊是耿仲明的部隊,因為被派去攻打居庸關之用。結果沒想到,耿仲明逃回,那重型火器肯定是丟了。
而且建虜麵對明軍的時候,也不習慣於防守。
當雙方軍陣越來越近之後,八旗蒙古兵最先開始對明軍發起了衝鋒。
大約有五千騎,一旦放開戰馬奔騰起來,那氣勢仿佛是有千軍萬馬一般,以駭人的威勢衝向明軍陣中。
明軍第一線的兵力,都是投降的大清軍卒,他們最是清楚大清軍隊的打法,也都不怕,繼續保持隊形前進。
崇禎皇帝在後方看著,因為事先已經了解過,此時觀戰,發現這些建虜騎兵全是輕騎兵,便也明確,他們是不敢衝陣的。後麵的軍卒沒有跟上,輕騎兵衝陣,那是找死。就算被他們殺了一些,以步軍換輕騎兵明顯是很劃算的。
建虜輕騎兵的這一招,第一是給一線的明軍造成心理壓力,如果能亂了明軍的陣型那是最好的。另外一個目的,他們也是要吸引明國軍卒在壓力之下,還在射程之外就開槍。
這一招,建虜對付明軍就經常用,並且屢試不爽。
然而,這一次,這些騎軍的佯攻根本沒用,隻能騎射之後轉了個圈退回去。然後,他們又重新發起衝鋒,對不同的明軍進行威懾。隻要有一處明軍被他們嚇到,亂了陣型,他們就能借此撕開口子。
但是,明軍這邊,每支軍隊都分到了一兩千不等的降卒,能跟隨阿濟格打仗的都是精銳,如何不了解自家騎兵的伎倆。而且他們還是待罪之身,需要這場戰事來證明自己,又如何能後退?
就算他們想後退,後麵的明軍其實還有一個督戰隊的作用,對於後退者也不會手軟的。
就這樣,建虜的八旗蒙古兵試了幾次,壓根沒有達到他們的目的,便隻能退回去了。而此時,兩軍前進的步軍,已經離得近了。
這時候,就沒有什麼花裡胡巧的東西,唯有以實力來戰勝對手了。
雙方軍陣,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眼看著就要到火銃的射程了,火銃的聲音,終於響了起來。
“呯呯呯……”
伴隨著火銃的聲音,頓時倒下了一大批。
多鐸聽得愕然,連忙轉頭而望。
因為他發現,火銃的聲響,不是來自於兩軍陣前,而是聽聲音,是從他的軍陣後方傳來的。
轉頭看去時,他看不到更多的東西,都是腦袋,刀槍林立的,但是,火銃發射冒出的硝煙升起,卻是被他看清了。
果然沒錯,是軍陣後方有火銃在開火。
這是什麼情況?多鐸腦海中第一個念頭,又是一個問號,難不成是明軍繞過軍陣了?但是不可能啊,硝煙升起的地方就在緊挨著軍陣後方,不可能是明軍!
聽著陣後傳來的火銃聲,還有慘叫聲,肉眼可見那邊的混亂,多鐸腦海中終於找到了答案:那塊地方是昌平敗卒集結的地方!
善用火器,又是昌平敗卒集結的地方,答案便出來了,就是耿仲明向他的軍陣後方開火了!
他娘的,耿仲明叛變了!多鐸得到這個結論,氣得差點吐血。
就在兩軍就要交戰時候,竟然背後捅了這麼一刀,這一仗還怎麼打?
明軍這邊,顯然也是抓住了機會,看到對麵建虜的軍陣後方亂了,便立刻喊著,發起了衝鋒。
事實上,剛才他們發出巨大的歡呼聲時,就是因為皇帝宣布了建虜軍中有大明軍隊的內應。這種情況下,傻子都知道,贏得機會更大,誰不高興!
“呯呯呯……”
“殺啊……”
槍聲和喊殺聲,頓時一下爆發,掩蓋了其他聲音。
明軍這邊,一個個猶如猛虎一般撲向對麵的建虜。這種情況,又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換了一般的軍隊,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是潰敗了。
但是這時候的建虜,不愧是最為精銳的軍隊之一。軍陣後方的建虜,自發地結陣應對耿仲明所部的進攻;而軍陣前方的建虜,同樣向明軍發起了進攻。
雙方的兵線,立刻衝撞在一起。
這種時候,基本上沒有了花裡胡巧,隻有憑意誌,憑勇氣,憑戰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斷肢橫飛,鮮血橫流,有的,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崇禎皇帝這邊,能很明顯看出,朝廷官軍這邊占了優勢。兵鋒線向建虜軍陣中推進,基本上沒有阻力;而建虜的兵鋒,很快就消失在朝廷官軍的人海中。
不過,不管怎麼樣,建虜軍隊並沒有崩潰,還在堅持中。
但是,以崇禎皇帝的眼光來看,他也不覺得就這麼堅持下去,建虜會有贏的機會!
如果要他給建虜一個建議的話,就是建虜趕緊跑,說不定還能多跑掉一點人。
崇禎皇帝正想著呢,忽然發現又有一支建虜騎軍在機動,繞過了朝廷官軍的正麵,和側翼掩護的朝廷騎軍撞到了一起。
如果隻是這的話,並沒有多少奇怪的。可這支建虜騎軍在和朝廷騎軍衝撞之後,並不是調轉馬頭再次和朝廷騎軍對決,而是全都下馬,然後向朝廷步軍側翼發起了進攻。
最讓崇禎皇帝震驚的是,這支建虜軍隊非常厲害,攻入朝廷官軍的步軍陣營中後,勢如破竹,明顯看到這支軍隊猶如一把刀插入了朝廷官軍的側翼。
稍微愣了下之後,崇禎皇帝忽然恍然大悟,這是建虜最為精銳的白甲兵,也就是所謂的巴牙喇兵,一個個都是勇力過人,全都內穿鎖子甲,外披鐵甲,中間還有一層棉甲。
可以說,他們的防護是戰場上最好的,離刀槍不入也差不了多少。一旦他們出戰,經常是在戰場上橫衝直撞,橫掃他們麵前的所有。
這不,崇禎皇帝就看到,這些白甲兵一般都是手持重武器,一個橫掃就能擊飛當麵的朝廷官軍。而朝廷官軍砍到他們身上,或者用槍捅到他們身上,最多是讓他們動作停頓了一下,很少能破開他們身上防護的盔甲。
戰場上,勝負往往就隻有一個回合。我防護能力強,讓伱砍一刀,我沒事,我趁機也砍你一刀,你死,就是這麼殘酷!
隻是沒多少功夫,這支大約隻有一百多人的白甲兵,硬生生地在明軍側翼撕開了一道缺口,並且還在繼續往前衝殺。
崇禎皇帝發現,這支白甲兵在衝鋒之時,也不是單打獨鬥,而是互相掩護,戰力真得非常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