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晨事
陳青兕原本心情有些浮躁,突然來到這陌生又熟悉的時代,還要麵對莫名的殺劫,身旁無人可信敢信,整個人就如繃緊的弓弦,半點不敢鬆懈。但回顧腦海中,關於陳青兕的一生,心情突然愉悅起來。
太勵誌了……
陳家祖上躲避隋末戰禍,逃難來到了銅官村,並無彆的親人,陳青兕自身七歲喪母,十一歲喪父,受村中百姓接濟長大,尤其是村長彭耆老幫助良多。
因陳家祖上是書香世家,陳青兕也一直以讀書人自詡。隻是命運多舛,為了生計做過短工,當過農民,上山砍過柴,下河抓過魚,練就一身打獵的本事,甚至為了填飽肚子,農閒的時候還去當過府兵。可就算如此,陳青兕依舊沒有放棄學業,一有空閒就伏案苦讀。
他一開始還以為陳青兕是個色胚,懷中揣著“劉皇叔”時刻消遣,現在才知道懷揣書本是他的習慣,便於休息的時候能夠看上一會兒,至於為什麼是“劉皇叔”,那是因為純情小處男不通男女之事,怕洞房的時候出醜,提前研究學習。
古人在這方麵很是保守,陳青兕這種鄉下孤兒,沒有“劉皇叔”指導,真不懂各種細節。
追憶著記憶中陳青兕的一生,此時此刻的陳青兕也有一種見到年輕時自己的感覺。
一樣的窮苦出身,一樣的有拚勁毅力,一樣的不信邪。
隻是自己比他幸福一些,至少父母雙親健在,所處世道也遠勝此間。
未受社會毒打的陳青兕,儘管人生坎坷,卻充滿了積極樂觀,少年英勇無畏的氣概,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小豆子開心地跑回屋拿了書本跟一個小馬紮出來。
陳青兕抹了一把嘴,快步上前拉著匡正,說道:“匡哥兒,弟這條命是您救回來的,還沒跟您道謝呢。”
陳青兕正想開口叫喚。
來人是小村裡唯一的捕快匡正,也是他上山調查命案,發現了昏死在山坡下的陳青兕,將他背了回來。
彭嬸笑著將兩個餅子分彆遞給了兩人。
陳青兕笑道:“小豆子在長身子,多吃一點。”
彭夫人道:“青娃,不好好躺著,出來作甚。”說著將手中裝著菜葉子白蟲的盆子往雞群裡一拋,忙搬著一個木樁讓陳青兕坐。
夫婦兩人是彭耆老最小的兒子媳婦,彭耆老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女兒都嫁了出去,兒子也成家立業,離開了小村,唯有最小最老實的兒子彭柱留在村裡,伺候父親。
大院裡有一對夫婦,一個正在喂雞,另一個扛著鋤頭腰間彆著鐮刀正要出門。
“首先得渡過眼前的難關。”
彭柱道:“傷筋動骨一百天,張郎中昨個給你接好了腿,須好好歇息,要不,叔扶伱進屋?”
自信,驕傲,不服輸,不信邪。
書是這個時期最常見的啟蒙讀物《開蒙要訓》。
陳青兕摸了摸小孩的腦袋,表示自己沒事,隨口道:“耆老今日不在,小叔教你讀書罷。”
“小陳兄弟!吃著呢!”
陳青兕文學功底紮實,教導小孩子讀書也是手拿把掐。
彭柱憨厚的臉上露出一抹憂色說道:“昨夜爹見你傷得重,動了真怒,氣衝衝地乘車出去了,應該是去縣裡找縣令,現在未歸。”
他瘸著腿,但動作很利索,先一步端起了兩碗粥,背過身子,將其中一碗遞給了小豆子。
小孩是彭柱的兒子,叫小豆子特彆懂事,開口就問他的身體。
“小叔!”
“對對對,瞧我這記性!”彭嬸這才住嘴,往廚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