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風起雲湧_朗月照乾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朗月照乾坤 > 第一百章:風起雲湧

第一百章:風起雲湧(1 / 1)

俗語有雲:“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難平。”西蜀有著肥沃的土地,加之周圍群山環繞,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秦昭襄王時期派李冰治理蜀地,修都江堰,這個水利工程讓蜀國從此糧草充足,國富民強。因其位置得天獨厚,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劍門關是出了名的易守難攻,李白早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歎!

蜀地獨特的地理、氣候等條件,使其農業發達,生產能夠自給自足。這樣就形成了與外界相對隔離的局勢。因為易守難攻,所以每次曆代王朝衰敗時,這裡的叛亂或起勢都是聞風先動。蜀地也是諸多王侯將相視為大本營或韜光養晦的地方。昔楚漢爭霸,項羽放逐劉邦於此,劉邦在此安身立命,勵精圖治,最終以成帝業。劉備興複漢室,也同樣先是立足於蜀國。唐朝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首先要到的避難之地是西蜀。後唐未黃巢暴亂時,唐僖宗也是避難蜀中,才延續了唐朝天下。蜀地就是這樣一個肥沃富饒卻連連戰事頻發的地方,所以人們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難平。”是頗有幾分道理的。

大宋剛立國時,蜀地就因蠶、鹽、茶而聞名全國。養蠶使得蜀錦蜚聲遐邇,而鹽是人們日常生活必需品,自不用多說。中原的茶文化,素有“興於唐,盛於宋”之說。茶在太宗時期已經成為“居家一日不可無”的日常必備品。除了大宋市井文化的需求,茶在與外邦的貿易或交往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茶的需求量日益增長。

漢朝時,蜀地就有了茶市,至太宗時,茶已成為蜀地重要的經濟物資。種茶、販茶因為利潤可觀,就成了蜀地百姓增加收入、維持生活的行當。可是自從朝廷設立博買務實行榷茶製後,販茶就成了販賣私茶的行為。

所謂榷茶就是政府實行茶葉專賣,設立專門機構,以低價向被稱為“園戶”的專業茶農強行收購茶葉。這種榷茶製度使原先以販茶為業的茶販失去了生計,同時又致種茶利薄,茶農也相繼破產。王小波、李順的家鄉青城縣是蜀地有名的茶葉產區,朝廷的榷茶製使得他們失去了維持生計的來源,生活極為窘迫,終於揭竿而起。

太宗初時並沒有設想著要用大規模的軍隊來鎮壓流民暴動。一則因為大宋西北有李繼遷作亂,二者因為他認為即使百姓心有怨憤,也隻是對當地的貪官汙吏如齊元振之流痛恨,所以最初太宗沒有在蜀中投入過多兵力。尤其是江原一戰中,賊首王小波被都巡檢使張玘一箭射殺,群龍無首,或許平定暴亂指日可待,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時間回到淳化四年十二月,氣勢正盛的王小波親自率隊,攻打通往成都的西南交通重鎮江原縣。

駐守江原縣的都巡檢使張玘看著城外的人馬來勢洶洶,敵強我弱,兵力懸殊,假如硬碰硬,自己絕沒有任何勝算。為了抵禦敵軍,張玘絞儘腦汁,終於想出了一條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嚇退司馬懿的空城計。

按照張玘的安排,江原城門大開,士卒全部躲藏在城池之上,當然他還做了第二手準備,讓弓箭手埋伏在城門中,自己也藏在弓箭手中,以觀察王小波的動向,他本意是希望王小波看到敞開的城門知難而退的。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很快遠方狼煙四起,王小波率軍直奔江原而來。王小波來到江原城下,發現城門大開,城樓不見旌旗,城內鴉雀無聲,心中自然非常納悶,可誰知王小波看到這個情況後隻是愣了一下,心道“恐怕這些人知道自己厲害,已經全城逃跑了”,於是想也沒想,帶著大軍就衝了進去。張玘大驚,他沒想到諸葛亮的空城計竟然沒能唬住王小波,於是趕忙讓弓箭手出戰。一時箭如雨下,弓箭手射穿了王小波的額頭,可叛軍也輕而易舉的殺入了江原縣,並且斬殺了張玘,不過王小波事後也因傷勢過重而死。

王小波死後,他的妻弟李順在眾人推舉下做了新的首領。李順似乎比王小波更具有領導才能。首先,他對外宣稱自己是後蜀二世皇帝孟昶的遺腹子。

蜀地在大宋接管前,是孟蜀政權。孟昶治蜀期間弘文善政,勸課農桑,其“輕關易道,通商寬農”的政策為後蜀帶來繁榮的經濟,百姓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孟昶本人則是“能文章,好博覽,知興亡,有詩才”。

後蜀廣政四年941年),孟昶親擬《戒諭辭》,頒刻蜀國郡縣衙署: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長,撫養安綏。政存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功,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

宋滅後蜀之後,宋太祖趙匡胤將孟昶這篇《戒諭辭》截取四句“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作為《戒石銘》,頒行天下,令郡縣刻石置公堂座前,以為地方官主政之戒。所以孟昶深得蜀中百姓之心,影響極其深遠。

反觀宋軍在征服蜀國的過程中,卻儘顯暴虐野蠻。王全斌等宋將率軍入蜀之後,軍紀敗壞,暴行不斷,進入成都之後,在一天之內“殺蜀降兵二萬七乾人”。且“晝夜宴飲,不恤軍事”,“部下漁奪貨財,蜀人苦之”,“蜀軍憤怨,人人思亂”。

李順利用百姓們懷念孟氏政權的心理,編造身份,稱自己是孟氏後人,很快贏得眾多百姓的擁戴和崇拜。同時采納謀士計辭、吳文賞等的建議,加強了軍紀,嚴禁擾民,並且對大戶富紳采為較為緩和的方式,所到之處,把鄉裡的富豪鄉紳召集來,命令他們如實申報各自所有的財產和糧食,除按人口給他們留下夠用的數量外,所餘全部征調,發放給貧苦農民,一時民心所向,李順軍發展迅猛,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李順的一係列措施深得蜀中民心,隊伍迅速增加到數十萬人。接著,他率領部隊師戈東下,從西南和西北兩麵向成都逼進。正月戊午日,李順軍攻克漢州;已醜日,攻克彭州。已已日,李順軍攻下了成都府,淳化五年994年)正月,李順攻占成都後,自號大蜀王。將國號定名為“大蜀”,確立年號為“應運”,取其順應時勢之意。

原本李順剛剛接棒時,成都轉運使樊知古與成都知府郭載以為賊首王小波已死,便是天下太平了,為表戰功,他們立刻上奏稱已成功剿殺王小波,餘匪不足為慮。待李順起兵,他們又怕追究自己的欺君之罪,不敢上奏請求發兵,兩下差誤,蜀中叛亂已呈風起雲湧之勢。成都城破後,樊知古與郭載丟下成都府逃到梓州,李順軍隨之攻克梓州。消息傳到朝廷,成都已淪陷半月之久。

麵對這樣的風雲突變,太宗龍顏大怒,他一方麵痛恨地方官的欺瞞,一方麵懊惱當初的麻痹輕敵。“豈料賊勢猖熾如此”。

二月初的汴京都城,春寒料峭,陰雨霏霏,一如此刻太宗的心境。

“啟稟陛下,皇後娘娘求見!”

“宣!”

李皇後款款下拜道:“剛剛襄王府傳來喜訊,襄王妃順利誕下一子,母子平安,臣妾謹為皇上賀!”

聽完李皇後所奏,太宗緊蹙的眉頭稍稍舒展:京城連日來都是接二連三的蜀中不利消息,總算有了喜事一樁。

“哦,朕又喜得一皇孫,確實可賀,皇後快快請起!”早有內侍搬來了凳子。

“謝陛下!”李皇後起身落座陪笑道:“若論起陛下的皇孫,臣妾倒覺得進步最快的還是允升,近日觀其所寫詩文,文采斐然,頗有其父文風!”

太宗見李皇後提及元佐,心中五味雜陳,淡淡說道:“允升由皇後親自調教,當然差不到哪裡去。”

李皇後常年侍奉太宗身邊,怎會聽不出太宗言語裡的不快,連忙轉移話題說:“要說襄王妃郭清這孩子也夠爭氣的,進府不到兩年,不但把王府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還為王府綿延子嗣,當初陛下賜婚,臣妾還擔心郭妃出身不夠高,配不上襄王呢,如今看來倒是臣妾多慮了。”

太宗笑著說:“皇後有沒有發現,自打郭妃進門後,襄王像是換了一個人,不但收了頑性,還關心起國計民生大事。就拿這次蜀中禍亂之事說吧,諸皇子中,唯有襄王總結了秦、漢、唐以來各個時期民變的特點和當政朝廷的應對策略,條理清晰,切中要害,一看就是涉獵廣泛,下過一番功夫呢。”

李皇後笑道:“陛下所言極是,襄王近兩年的長進,是有目共睹的。臣妾這兩日也在思慮著,襄王妃新產,心思自然在幼兒身上多些,不如替襄王納幾房妾室,一來能夠服侍襄王,二來也能替郭妃分擔一些日常。”

太宗點了點頭問道:“皇後可有合適人選?”

李皇後道:“天武副指揮使楊知信的侄女兒,在我身邊調教了半年,活潑伶俐,官家覺得如何?”

太宗笑道:“適才朕已經說了,由皇後親自調教的人,當然是不差的,襄王納妾之事,就有勞皇後操辦吧。”

“臣妾遵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狠起來自己都打 惡女種田,我嬌養了病弱相公 廢丹田斷經脈?瘋批滅你全宗 綠腰 秩序樂園,我無限加點 雲起驚鴻客 末日加載:吞噬進化,獸形天災 紐約1990 南海之夢 起源之書:我的天賦全靠自己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