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同僚的描述,剛剛從將軍那邊快馬返回的士兵根本不敢相信。
但所有守在破廟這邊的幾個兄弟都異口同聲,一點沒有開玩笑的樣子。
因為空中課堂不占用真實世界的時間,所以他們並未感覺到有什麼異常,冰山擴張到自己麵前忽然消失的場景,就發生在剛才那個瞬間。
“沒錯,我覺得……這位大師很可能是在警告我們!”
一個士兵心有餘悸地說道。
“很可能!實在不行,我們躲遠一點吧,這種大佬哪有人能對他造成危險?他不對彆人造成危險就不錯了!”
另一個士兵吐槽。
“沒錯,我覺得我們就聽將軍的,隻記錄一下來找這位神仙的吧……對了,這次事件,要不要再回去彙報一下,讓將軍給我們新的命令?”
第三個士兵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
其實雖然周將軍沒有詳細交待,但他們作為周將軍的親兵,自然知道將軍讓他們留在這裡的目的。
無非就是觀察這個目標的所有特殊信息,以及記錄所有來找這位的來客。
但是這位大神明顯不是好惹的,他們剛才幾乎都已經聞到了死亡的味道!
“算了吧,將軍現在應該正在指揮戰鬥,我們先堅持到晚上,看看還有沒有其它異常,然後我們出個人一起回報!”
剛回來的士兵出了個主意,大家都覺得不錯,緊接著就被他說到的戰鬥兩個字吸引了。
“戰鬥?哪裡的戰鬥?對麵又入侵了嗎?”
有人連忙詢問。
他口中說的對麵,指的是跟帝國相鄰的另一個國家。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一下,他們守衛的這個北方邊境的具體情況了。
其實所謂北方邊境,並不是帝國正北方,而是整個帝國的東北方向。
因為正北方向邊境是一片漫長的海岸線,帝國成立三百餘年還沒有什麼敵人是從海上來的,所以帝國北方的防禦重心就放在了東北方向這邊。
這裡的邊境守區,從玉陽關一線以東,直到連綿起伏,高聳入雲的寒山山脈,中間廣闊的平原地區都屬於邊境防區的部分。
這一部分防區由周弘毅、方羽、宋離三位將軍聯合防禦,實行軍墾和民墾結合的政策,所有軍民加起來人口超過五萬。
而東北邊境線上的寒山山脈,同時也是鄰國西南方向的邊境,這山脈高聳入雲,陡峭綿延,隻有一個寬闊的豁口適合大軍通過,所以也成了雙方的必爭之地。
兩國在這豁口僵持數年,最終老周將軍陣前病逝,小周將軍臨危受命,本來帝國都以為邊境堪憂。
結果小周將軍帶孝整軍,三個月後,在一場山穀常見的颶風掩護下,率領自己的親兵身先士卒,激戰數十日,徹底將敵軍趕出豁口,之後便再也沒讓對方湊近過陣地一百米內,贏得了“寒山鐵閘”這一美名。
不過,雖然對方從未突破防線,但大大小小的嘗試和摩擦從未停止!
所以此刻一說到戰鬥,所有士兵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是寒山防線的情況。
“不是不是,方羽將軍的防區出了問題,將軍帶隊支援。這也是將軍讓我傳達給你們的,此事軍中上下都要知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