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華殿。
此刻雖然接近黃昏,已經不是朝拜的時候,但文武百官都已經聚集到了大殿之中,黑壓壓的一片。
“皇帝駕到!”
許烈負手進入大殿,身旁跟著太子許清然。
兩人麵色都是一片平靜,許多朝官忽然發現,今天太子的表現跟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這種不同一下子很難說得清楚究竟是什麼,隻有隨著後續的進程才會慢慢回過味來,太子身上開始出現了一種氣勢。
跟以往的感覺不同,以往雖然也有威勢,但更多的隻是太子這個身份帶來的一種自然而然的威壓。
但是此刻,在太子身上出現的,那是一種將要氣吞山河的氣勢。
這一種氣勢並不強烈,但很清晰,不張狂不驕傲,甚至還有點溫和,但就是讓人心生敬畏。
這就是所謂的帝王之勢!
這一點自然也被許烈察覺了,他在心底微微一笑,麵上依舊保持嚴肅,蕭何剛剛跟他說的事情,他已經有了決定。
“帝都周邊出現亂民,諸卿應該都已經收到了消息,議一議吧!”
許烈聲音沉穩,落座之後平淡開口。
下麵立刻便有大臣開始陸續出班議論,說的也無非就是帝國治理方針,以及針對這次亂民事件的處置措施。
許烈對此完全沒有興趣,甚至連表麵的工作都不做,整個人往後一靠,閉上了眼睛,竟然開始在朝堂上假寐起來。
這一幕還是第一次出現在許國朝堂!
要知道,自從許烈登基以來,從未有過這種情況,即使是許國朝政大小決策,都需要朝臣們一起商議,在這種場合下,如果有人私下裡有什麼小動作,很容易就會被人一眼看穿。
所以朝臣們在大殿之上無不是認真嚴肅,鄭重對待。
今天這是第一次,皇帝居然直接將大臣晾在一邊,開始閉目養神,一言不發!
這是什麼節奏?
一時之間,眾臣皆是麵露疑惑。
而這一幕很快便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和重視。
太子許清然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不過剛剛上朝之前,父皇便已經跟他說過,今日之事他將不會插手,需要太子自行處理,這也是考驗太子是否有能力真正幫助他解除朝政的壓力的關鍵時刻。
所以此刻太子的表現依舊格外的淡定。
見眾臣聲音弱了下來,而且陸續都在轉頭看向他們的方向,太子不由沉聲說道:“諸位大臣何故停下來?此事如此重要,請各位大人各抒己見,我與父皇洗耳恭聽!”
太子淡淡地掃視了一圈,說話的內容雖然客氣,但語氣之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威壓。
“是!”
朝臣們不敢再有異議,紛紛繼續投入討論。
不過他們說的大部分內容,依舊是圍繞帝都的安全問題,其實這些東西都是老生常談。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具體的策略其實不是他們該操心的事情,正常來說,他們要做的就是協助皇帝做出決斷,然後真正的具體執行方針應該由負責查探的皇城司,或者是負責戰鬥的軍隊自行製定,並由皇帝認可通過後執行。
然而現在皇帝發話讓他們議一議,他們哪敢拒絕?
所以也隻能圍繞帝都安全的方麵不斷的討論,希望皇帝什麼時候開口說一句行了,然後按照正常的流程,將此事交給皇城司。
畢竟雖然這些刀客數量眾多,一旦發起襲擊,可能會給皇城帶來巨大的損失。
不過他們身為朝堂大臣,眼光不會局限於一家一戶,整體上來看,這些刀客能造成的威脅實在有限,所以他們的重點,放在了關注背後勢力的調查,以及維護皇宮安全的方麵。
這是一種很奇特的觀念,以至於大臣們討論著逐漸開始有一種盲目樂觀的感覺。
然而就在大臣們認真投入,越來越討論得融洽的時候,太子卻突然站起身,臉上一片冰霜,先是麵無表情掃了大殿眾人一眼,接著對皇帝躬身說道:“父皇,兒臣鬥膽提議,請父皇派禁軍駐守帝都六個城門!”
“派禁軍?”
眾臣聞言皆是一愣,這可不是小事!
要知道,帝都周邊本來就有嚴密的封鎖措施,除了一些極為緊急的情況,禁軍一般是不會輕易出動的。
因為禁軍的戰鬥力遠比一般的兵馬強大,即便是普通士兵,也足夠抵擋三倍五倍以上的敵人。
禁軍留在皇宮,對於皇宮內的安危是最大的保證。
這樣的禁軍若是派出去駐紮在城門口,豈不是把皇宮和皇室的安危置之度外?
這……這實在不符合規矩啊!
眾臣頓時麵麵相覷,大殿內一片安靜。
“準。”
皇帝許烈眼睛都沒有睜開,幾乎是瞬間點頭同意了太子的請求。
眾臣忍不住一陣嘩然。
皇帝居然就這麼輕飄飄同意了!
太子許清然也是微微一愣,接著恢複了麵無表情。
畢竟之前就已經說過了,這次就是要全權交給太子來決定,一切都由他來負責。
“多謝父皇。”
許清然直起身來,衝許烈拱手行禮後,直起身來,麵向群臣,沉聲說道:“諸位大臣,朝中之事還要仰仗諸位相助!如今禁軍調動,周圍人事大變,皇宮安危和帝都秩序,還需要諸位拿出更具體的方略來,此事就拜托諸位大臣了!”
此番太子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說得大殿內群臣麵紅耳赤,紛紛低下頭去,不敢直視太子的雙眼。
許清然的聲音不高,但是卻清晰地傳進了每一名大臣的耳朵中。
他們的臉色變幻莫測,不過都是對於太子有了新的認識。
且不論太子調動禁軍的決斷如何,單說這個敢於做決定的勇氣和魄力,實屬難得!
這才像是一名太子應該具備的素質和態度!
許烈也終於緩緩睜開了眼眸,看著自己的兒子,麵上浮現一抹欣慰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