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也挺便宜,一公裡1塊錢,從德勝門上車,再到亞運村售樓處下車,一共10公裡,正好給了10塊錢。
陳棋和蘭麗娟剛下車,車門還沒關緊呢,小黃車就嗖一下飛出去接客了。
蘭麗娟還心有餘悸:“哇,這車子挺小,開得挺快呀,嚇死我了。”
陳棋也被小麵包晃得有點暈車了:
“唉,我早就說了咱打輛小轎車,你非要省錢坐小麵包,差點沒要了半條命。咦,這就是亞運村了呀?還是個大工地呀。”
這時候的亞運村房子的主體結構已經建好,但道路硬化和綠化工作還沒有完成,售樓部就在一片工地當中。
蘭麗娟打趣道:“這亞運場館可有咱們的一份心意呢,單位捐款的時候我可是捐了500塊錢。”
陳棋哈哈一笑:“那我比你多,我捐了1000元。”
其實這時候陳棋的腦海裡已經出現了那首主題曲: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我們亞洲,樹都根連根;我們亞洲,雲也手握手;莽原纏玉帶,田野織彩綢,亞洲風乍起,亞洲雄風震天吼~~~”
這首主題曲比後來的bj奧運會主題曲要好,就是那首劉歡和莎拉·布萊曼共同演唱的。
“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為夢想,千裡行,相會在bj。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
這首歌不是說不好,而是太抒情,太文藝了。
就跟曆屆世界杯主題曲,抒情的大夥兒都沒記住,大家都記住的是像法國世界杯那首go、go、go、ae、ae、ae。
所以相比較奧運會,還是亞運會的主題曲《亞洲雄風》更有激情,更琅琅上口,更能推廣。
等陳棋和蘭麗娟進到售樓部時,銷售馬上就圍了上來。
沒有發生什麼裝逼打臉的事情,陳棋他們兩人穿得衣服都是高級貨,加上斯文的氣質,符合小康人家的標準。
“先生,女士,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的?”
bj的四月底雖然已經進入了春天,但天氣依舊有些寒冷,這位漂亮的售樓小姐已經穿著職業包臀裙,肉色絲襪,長得青春靚麗,讓陳棋不由多看了幾眼。
賞心悅目。
“噢,我們是來看看房子,現在你們這邊一平米大約要多少錢?”
銷售小姐一聽來買房的,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先生,女士是這樣的,這是我們亞運村一期項目,根據不同的樓層價位不一樣,一般好的樓層大約每平方米2000元。”
2000元,對越中市的工人來說,起碼是一年的工資。
一年收入換不來一個平方,1989年的房價就已經貴到這種程度了?
陳棋顯然是有點驚訝的,要知道他魯迅路77號的兩樓小樓加院子,一共也才花了2000多元而己,這才過去幾年呀,一平米變成了2000塊?
看來無論哪個年代,普通老百姓想買房都太難了,掏空六個錢包都不夠的節奏。
蘭麗娟雖然心中對這個單價也驚訝萬分,但臉上並沒有表露出來,她可不想在外人麵前丟臉。
陳棋對價格不置可否,又多問了一句:
“咱這小區一共有幾棟樓?現在賣出去多少了?”
售樓小姐有點奇怪,人家買房子問的都是哪些中意的樓層有沒有,眼前這位男人居然是問有幾棟樓?
“是這樣的先生,我們亞運村一期內有不同用途的建築物28幢,其中有14幢公寓,1幢辦公樓,2幢旅館還有1座國際會議大廈等等,至於賣出去多少了,這可是商業秘密哦。”
陳棋心想秘密啥呀,現在的銷售還是不懂套路呀。
如果是後世的售樓小姐一定會閉著眼睛說,先生我們房子已經賣得差不多了,隻剩下幾號樓哪幾套,您要買得趕緊下單哦,遲了就買不到了哦。
也許真實情況是剛好相反,她們僅僅賣出去幾套房,剩下的全空著,大冤種趕緊上鉤吧。
陳棋看著沙盤數了一下,每棟樓是25層,一個單元有4套麵積大小不等的戶型,一共100套房子。
“這樣吧,比如這棟樓還沒有出售,我準備直接買一個單位,100套房。所以你最好去請示一下你們經理,價格上來個折扣,到時業務算你的,你也算發了筆小財哦。”
售樓小姐真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見過豪的,一口氣買兩三套的也有,但一口氣買100套房的絕無僅有。
就連蘭麗娟也是白了自家丈夫一眼,到哪都忘不了裝逼。
聽說來了個土豪,這下子售樓部都轟動了,什麼銷售經理、總經理、總監,甚至後來連亞組委的官員都趕來了。
裝逼嘛,多簡單的事情。
陳棋表示自己買100套房,這是為了支持亞運場館建設,替國家緩解資金壓力。
這話一出,引得滿堂喝彩。
然後陳棋又表示自己出全款,人民幣+美元的模式,不要一分錢貸款。
亞組委的官員一聽可以拿到寶貴的外彙,當場拍板,房屋單價走內部價,1200一平米。
後來陳棋才知道,劉歡、劉小曉這些明星買亞運村全部都是內部價)
100套房總麵積差不多是1萬多平方米,全部都是實用麵積,還沒有萬惡的公攤,需要拿出1300萬購房款。
陳棋趁機將銀行裡的500萬人民幣存款全給了亞組委,剩下給了200多萬美元的外彙現金。
這次購房交易雙方是皆大歡喜,要不是陳棋再三要求亞組委保密,否則亞組委恨不得把陳棋當作典型宣傳出去。
其實就算是保密,當天晚上首都上層圈子裡就流行了一位南方人買了100套亞運村的房子的八卦。
不少老bj都在嘲笑這個南方傻子,
有這麼多錢存銀行吃利息多好?乾嘛非要買房子?
那鳥不拉屎的地方他一個人住得過來嗎?
1989年,國家還是實行福利分房製,單位會發房,所以幾乎沒有買房的。
尤其首都做為首善地區,國企福利待遇相對較好,哪怕條件再艱苦,像那種大雜院裡分你個10平米,一家老家擠一下還是能做到的。
甚至哪怕是改革開放前沿的滬海市,這時候的口號也是“寧要浦西一間屋,不要浦東一套房”。
這說明老百姓雖然買不起房,但同樣對地段很看重。
像亞運村都在朝陽區了,朝陽是啥?北郊的大屯鄉89年還是大農村呢,沒看亞運村周圍全部都是農田,全種著麥子呢。
從內城搬到朝陽區,bj的老百姓也不敢想呀,也沒興趣,所以看陳棋就越看越像傻子。
幾十年之後,當亞運村的房價超過9萬元每平米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起89年那個幸運的南方傻子,心中充滿了唏噓。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