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棋在實驗樓專門裝修出了一間內鏡實驗室。
門口裝了門禁,還有一個保安專職守著,閒雜人等一律不準進入,內部連衛生都需要學生們自己搞定。
給人民醫院的職工們造成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
不是陳棋在故弄玄虛,而是因為這間內鏡實驗室裡麵,所有的內窺鏡的來源都是非法的。
如果大家沒有忘記的話,陳棋當初在米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放了一把火,還把他們所有的設備都給“偷”走了。
這些設備裡麵就包括了一套套的內窺鏡設備。
陳棋將這些內窺鏡的銘牌都去除了,然後再摻雜了一些梅奧診所的二手貨,拿出來給自家的學生練習內鏡技術。
當然這些學生做夢也想不到,這裡麵有一部分機器是自家老師偷來的,他們都當是梅奧診所讚助的。
事實上哪怕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來查也查不出什麼,這些設備都是大路貨,各大內窺鏡生產廠家不知道銷出去多少。
上麵又沒標記,誰敢說這些設備就一定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的?
陳棋保密,更多的是不想節外生枝,安全第一。
這要是被米國的什麼fbi、cia盯上,信不信人家隨時可以搞死你?彆懷疑所謂的民駐國家怎麼會搞這種下三爛手段?
問了就是世界終歸是靠拳頭說話的,誰拳頭硬,誰就是道理。
北溪天然氣管道是誰炸的?地球人都知道,為什麼地球人都不吭聲?因為炸的人拳頭硬呀。
晚上,魯迅路77號陳宅,書房的台燈下。
陳棋正對著一台電腦劈裡啪啦打字。
電腦是陳棋從首都中關村買的,一台286電腦花了他2萬多塊錢,幾乎就是一個普通醫生幾年的工資,絕對的奢侈品。
陳棋做為重生者,玩電腦當然是很溜的,但悲劇的是這年頭的電腦和他前世的有很大區彆。
比如內存隻有1兆,幾十年後隨便台筆記本電腦的內存是有8g起步。
1兆有多少大小?這麼形容吧,8g容量是1兆的8000倍,由此可見八十年代電腦用現代眼光看是多麼落伍。
但在1989年,這可是了不起的記科技,是大殺器,是未來成就無數高科技富豪夢想的機器。
另外,這時候的電腦儲存器是沒有u盤的,你要存資料就要買一張張的四四方方,薄薄的小磁盤,當然你也甭想裝太多東西。
什麼蒼老師、小澤老師、白老師等等,白日做夢,根本就沒這功能,這是幾十年後硬盤才有的作用。
還有,286電腦啟動後也不是直接進indo界,而是在dos界下c盤下要設置個autoexec.bat,還有ys和arj等等dos操作指令,反正麻煩得一匹。
啟動慢內存小也算了,這時候伱想在電腦上打中文,還必須用五筆輸入法。
要學五筆輸入法就痛苦了。
拚音輸入法都不用學,反正記住小學教的拚音內容就行。
五筆輸入法則要背口訣,比如什麼王旁青頭戔五一、土士二乾十寸雨、大犬三羊古石廠、木丁西、工戈草頭右框七……
等等。
一個按健就有一個口訣,對應的是一組偏旁,如果你口訣沒背熟,那麼根本就沒辦法輸入漢字。
比如很簡單的一個“顏”字。
用拚音就是很簡單,打yan三個健就行。
但五筆的話就要先將顏字拆分為立、丿、彡和貝四個偏旁,再找對應的健盤,所以打出來就是u&n。
你不會拆字怎麼辦?對不起嘍,你就沒辦法玩電腦咯,這就相當於準入門檻變得很高。
所以九十年代隨著電腦的推廣和普及,全國都非常流行電腦培訓班,輸入法是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培訓內容,沒有老師教你根本就學不會。
還有一個最麻煩的是,1989年的越中私人家裡是沒辦法上網的,電信局也沒有開通這個功能。
國內互聯網要等到1994年才正式接入inter。
就連國內玩互聯網的祖宗似人物馬芸,他第一次接觸互聯網也已經是在1995年。
當時西湖市政府要討一筆“跨國債”,他作為“體製外英語最好的人”被派遣去了米國。
這次米國之行的劇情堪比好萊塢大片,在拉斯維加斯,他玩老虎機用25美分贏了600美元,這筆錢成了馬芸回國創業的啟動資金。
贏了錢,卻沒討到債,他討債的對象是個洛杉磯的騙子公司,對方還要拉他入夥,繼續在華國行騙。拒絕後,馬芸遭到了軟禁,在一個小房間裡關了幾天。
最後,他虛以委蛇同意加入,對方才放鬆警惕,給了他“逃亡”的機會。因為走得太急,他隻帶了相關證件,行李至今還留在洛杉磯。
驚魂未定,馬芸卻沒有選擇立刻回國,而是去了趟西雅圖。
一位外教朋友曾向他吹噓自己的女婿在那裡開了一家牛得不行的inter公司,馬芸決定去開開眼界。
在西雅圖,他看見幾個人圍著幾台電腦碼字,對方讓馬芸試試“inter”,但是他不敢碰電腦,因為怕敲壞了,很貴的東西,是要賠的。
國內幾萬元一台的電腦,那時候馬芸一個月工資才幾百元。
當馬芸通過電腦屏幕看到網上有公司的圖文介紹,覺得這玩意兒太神奇了,世界人民都能知道你的東西,便對周圍的老美說,回去我不當老師了,要搞互聯網。
等他回國後,馬芸開了個“誓師大會”,叫了17個朋友擠到自己家,給他們講互聯網。
隨後就有了那個“湖畔花園”和“十八羅漢”的故事,最後才有了阿裡巴巴。
彆人看到電腦和互聯網,想到的是怎麼樣利用電腦做生意,這就是典型的“浙商”思維。
可惜陳棋是醫生,他買電腦純粹就是為了打印文字材料用的。
如果不用電腦,他要複印很多份資料就需要用刻刀在油紙上刻下來,然後再讓醫院影印室塗上油墨用手工印出來。
陳棋一本內鏡教材幾十萬字,全部用手刻手印,這是想廢了陳院長的節奏?
這年頭的電腦和打印機是真落後,但聊勝於無嘛,反正能打字就行了。
是的,陳棋在打印的內容就是他要給學生的“教材”。
名義上這份教材是結合了各國內鏡教材,再配合陳棋自己的論文書寫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