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淮西軍繼續抵達,在前方軍陣的掩護下,六十架八牛弩,二十架投石車已經被退推出了營門之外。
最前方的步兵戰陣是中規中矩,弓箭手重步兵弓弩手重步兵,兩側由步兵團配屬的少量輕騎兵和重騎兵組成的側翼也算是尋常。
但是接下來的,就有些出乎郭戎的預料了。
在通常情況下,投石車這種占地麵積大,轉移相對困難的大型器械應該被布置在戰陣的後方。
然而這一次,整整二十架投石車以及配屬的石彈,被後勤兵直接運送到了緊貼步兵戰陣。
抵達位置之後,投石車配屬的工兵迅速忙碌起來,他們緊貼著步兵的戰陣布設投石車的發射陣地。
隨著粗大的木釘砸入地麵,一架架投石車被穩穩的固定在了步卒戰陣的後方,石彈已經被放置在了旁邊,整個投石車車組處於了隨時可以發射的狀態。
如果說蒙乾所選擇的投石車陣地的位置已經出乎了郭戎的預料,那麼八牛弩則更讓郭戎異常的吃驚。
在通常情況下,長纓軍的八牛弩在攻城戰之前多半是布設在步卒的戰陣之前,在防守戰的時候布設在步兵戰陣間隙之間,填充空隙以及提供遠程火力支持。
然而,這一次,整整六十架八牛弩則根本沒有預設陣地,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處於臨戰的狀態。
此次長纓軍所帶來的八牛弩,是長纓軍的工兵們總結了之前的經驗,吸取了曾經的教訓,采納了各項新技術、新成果之後做出的改良產品。
和原有的八牛弩相比,現在的八牛弩最大的變化就是已經徹底化。
新式的八牛弩可以看做兩部分或者三部分。
最新式八牛弩的上層以原先的八牛弩為基本框架。
首先,新式八牛弩換裝了由長纓軍的工匠手工打造的絞盤和杠杆,使之推力變強,威力增加,但是需要操作的人手減半,同時有效射程也進一步提升。
原有的八牛弩在理論上的最遠極限射程可以達到一千步,也就是整整一千五百米,但是在實際有效射程大約隻有五百步至八百步。
而新式的八牛弩在距離原點六百步的地方依然可以洞穿三層劄甲,在距離遠點八百步的地方,依舊具備一定的殺傷力。
第二點,增加了類似於彈夾一類的快速裝填裝置,使得現在的八牛弩的射速大幅度提升。
第三點,根據郭戎的建議,在八牛弩後方的射擊位置設置一個機械瞄具以及機械測距儀,使得新式的八牛弩的精確射擊能力大幅度提升。
操作的簡便、射程的增加、射速的加快,再加上精確射擊的能力提升,使得八牛弩本身所能發揮的效力和作用,大幅度提升。
更為恐怖的是,長纓軍工兵營最為特殊的工兵——來自道家的煉金術士們,在知曉改進型的八牛弩之後,突發奇想的將他們手中的“大殺器”綁在了八牛弩弩矢的箭頭上,並且為這些“大殺器”延長了引線的長度……
當郭戎第一次看到新式八牛弩和火藥相結合的時候,腦子裡所閃現的確是來自後世的某些火力不足恐懼症的的副作用。
單發、有瞄準鏡、一發秒,是狙沒錯了!
雖然郭戎沒有把火藥的權限放給蒙乾,但是郭戎相信僅僅憑借新式八牛弩本身的威能已經足夠所有敵人膽寒。
而剩下的部分,則是以曾經工兵營為太上皇李誦所打造的馬車為藍本進行改良。
當然,更準確的說法是拆掉了曾經太上皇馬車的車體部分,把八牛弩的弩身用鐵質和木質零件直接裝在了馬車上。
包括了一個由鐵板、鐵質構件、木質構件組成的在郭戎看來等同於後世車輛底盤的東西,以及底盤之下由軸承、彈簧、傳動軸、車輪等組成的一整套車輪係統。
雖然郭戎既不知道這一套東西到底是怎麼做出來,也不知道這一套東西怎麼運轉運運作的,更不知道這些東西和後世的汽車有什麼區彆,但是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現在的八牛弩可以由兩匹戰馬或者馱馬牽引,實現短中短距離的機動。
此時此刻,在站在望樓上郭戎的眼中,整整六十架八牛弩以及牽引他們的整整120匹戰馬,正一字排開,靜靜的站立在整個隊伍的後方。
與此同時,幾十輛裝載著這些八牛弩弩矢的馬車,則靜靜的停留在長纓軍大營的空地上,後勤營的馬夫和馭手們正在給這些戰馬喂食最後的精米。
乍一看,這一套布置,郭戎是有些發懵的。
為了不影響蒙乾的思路以及蒙乾對於戰局的掌控,郭戎在最後布置戰局的時候,郭戎將沙盤留給了蒙乾,離開了中軍大帳。
所以,郭戎並不了解蒙乾到底準備怎麼打,然而,這並不影響郭戎透過蒙乾的安排猜測出蒙乾有可能的戰術。
蒙乾不想放手,他要憑借一個他整整一個步兵團和整整三萬淮西軍對攻!
隻不過,當推導出最後的可能性的時候,被自己的推斷嚇了一跳,蒙乾這想法著實有些大膽了。
雖然有一些疑惑,有一些不安,雖然很有一種下令製止蒙乾冒險舉動的想法……
站在高高的望樓之上,看著已經完成了列陣的長纓軍步兵一團,以及正在不斷趕來的淮西軍,郭戎的思緒開始發散:
如果今天指揮戰鬥的是自己,站在望樓上的是太上皇李誦,李誦會怎麼辦?
想到李誦,想到李誦可能的反應,郭戎搖了搖頭笑了,自己已經把權力放給了蒙乾了,怎麼布置,怎麼安排,怎麼進攻,怎麼防守,怎麼收尾,那都是蒙乾的問題。
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如同太上皇李誦一樣,擇相信蒙乾,並儘可能的支持、幫助蒙乾,給蒙乾提供最大的支持力度。
而自己能給與蒙乾最大的支持恐怕就是為蒙乾兜底了。
當然郭戎是有這個底氣的!
那就是同樣的已經完成了集結,正靜靜的潛伏在預設戰場的邊緣,隨時準備出擊的騎兵團。
看了看身邊的兩個人,年輕的折牧雨和看著戰場若有所思的韓湘,郭戎最終把正在望樓之上的折牧雨派了出去。
折牧雨要找的人是莫靈均。
郭戎相信蒙乾會贏,但是如果真的發生了什麼意外或者變數,莫靈均的三千騎兵就會成為郭戎最後的底牌。
郭戎讓折牧雨傳達的命令隻有一個,時刻盯緊望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