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說完這話,抬頭看向兩人,然後說道:“咱先把話說在前麵,這書一旦看了,就沒有退路了。”
“在書裡的東西普及之前,你們兩個恐怕很難再離開京城了,而且不管去哪,都會有大量的錦衣衛人手隨身保護。”
“你們,考慮清楚再決定吧。”
這本工業革命詳史,不同於其他的書籍,這裡麵的知識係統而又全麵,用這裡麵的東西,可以將一個小國很簡單的扶持成強國。
就算退一步來說,兩人看完這裡的東西,隨便泄露出一些出去,就能在大明締造出很多富可敵國的大富豪,所以老朱才會這麼慎重的讓宋應星他們考慮一下。
當然了,這也充分說明了老朱對於宋應星兩人的看重。
不然換個人的話,老朱根本就不會跟他們商量,直接把書塞給他們,讓他們照著發展,要是什麼不對的地方,直接砍了就行了。
聽到老朱居然說的這麼嚴肅,兩人心中瞬間變得有些激動。
要知道,之前老朱給他們看的批注,已經是很超前的東西了。
但給那些東西的時候,老朱從來沒說過什麼,更彆說這麼嚴肅的警告。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這本書絕對無比重要啊。
兩人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選擇了要看這本書。
至於老朱對他們的要求,他們壓根就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他們兩個一個都已經土埋半截了,另一個則是剛升的二品官,老朱的那些要求,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限製。
看到兩人沒有絲毫猶豫就做出了選擇,老朱心中也感覺有些欣慰,他讓王承恩把書捧了過去,並沒有讓兩人把這本書帶走,而是就在這裡觀看。
老朱倒不是不放心他們兩人,主要是擔心他們把這書帶走之後會出什麼意外,所以還是放在宮裡最為合適。
兩人也沒有在意,如獲至寶般的查看這本工業革命詳史,想看一下這書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
隻是剛看了一會,兩人就被鎮住了。
因為這書裡的知識,是按部就班發展的,原本宋應星還想統計一下怎麼發展農業,現在有了這東西,基本上不用統計了,稍微改改,然後照著這上麵的來就行了。
而畢懋康也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東西,比如說乙醇是什麼東西,應該怎麼提取,還有就是黃火藥的詳細製作步驟等等知識,在上麵寫的清清楚楚。
有這些東西在,畢懋康有絕對的信心可以把大明的火器,給帶到新的台階。
雖然短時間內不一定可以量產,但隻要有方向,等大明的生產力發展上來之後,就可以按照他的方法,直接批量生產了。
而除了這些知識之外,最讓兩人覺得激動的是,這本書並不是隻教你怎麼做,它還詳細說了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如果說之前的批注就隻是他們一把刀的話,那現在這本書,交給他們的就是刀是怎麼鑄造出來的。
這麼厚的一本書,若是讓外行看來,估計會覺得大半都是無用的內容,但實際上那些無用的內容,卻是未來的基礎。
大明完全可以以這本書上的內容為基石,朝著更高的方向攀登,甚至日後超過這本書的成就也不算什麼難事。
而若是沒有這本書的話,大明為了實現到這一步,說不定會消耗多少時間,甚至一個不小心,大明走進彎路,直接出不來都說不定。
“陛下,此書乃無價之寶!”
宋應星看著看著,猛然抬起了頭,然後開口說道:“但此書涉及方麵太廣,光靠民器局是很難全部研發出來的。”
“因此臣建議,適當的將一些知識傳播到民間,讓那些商賈去研發,這樣可以省下很多時間。”
宋應星不隻是一個科學家,他還是一個優秀的官員,因此他沒將這本書看完就知道,想光靠朝廷的力量把這書上的內容都變現基本上是不顯示的,朝廷有多少錢,也不夠往裡麵燒的。
而且這裡麵很多民生科技,很明顯是要大規模普及才能使得利潤最大化,若是朝廷花大錢研發,等最後再無償供應給民間,那朝廷不得虧死才怪。
所以宋應星直接就想到了,把技術透露給民間,讓他們去研發製作,甚至改進出效率更高的科技都是有可能。
這樣一來,朝廷跟那些商賈,完全可以算是雙贏。
“此事,可日後再說。”
老朱微微搖了搖頭,拒絕了宋應星的提議。
這些東西他會放出去的,但肯定不是現在。
如今這些商賈豪族,眼中都是私利,一點都沒有大明,把這些東西放給他們,讓他們給自己添堵嘛。
所以老朱決定等他把大明官場給整個犁一遍之後,到時候再把這東西拿出來,剛好有這些東西在,他還能安撫一下那些幸存下來的商賈豪族,拉攏一波人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