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來,可不代表這就是你的了。
你還得能守得住才行。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這37500人的,也是整個三清軍十二萬五千人所都要麵對的問題。
十二萬五千人打天下,打是肯定能打贏。
以晏祖給準備的武器配置,絕對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除了進攻之外的其他事情,僅憑這十二萬五千人肯定不夠。
而且全員摩托化騎兵,野戰沒的說,但是攻城呢?
雖然說有炮火,可以把城門甚至城牆炸開殺進去。
但是一些炮火施展不開的險要地勢呢?
或者一些不適合使用火炮,需要保留建築群的地方呢?
所以步卒也是需要的。
更何況,就像剛才老爺子提出的那個問題。
城池打是能打下來,但是打完之後要不要留人駐守?
留人駐守就得減員,如果不擴軍,到後期,這十二萬五千人估計全用來駐守打下來的城池都不夠用。
如此一來,就隻有一個辦法了……
用繡春刀世界的土著來擴軍,是無可避免、勢在必行的。
“這個問題好辦,我可以允許各軍招降明軍,或者征募青壯自行擴軍。”
對於軍權,晏祖抓得很緊,但是也並不會太過死板。
畢竟,他還有十萬齊塔瑞人大軍在手,就算因此出現什麼亂子,到最後的結果,也不過就是他增加一些業力值罷了。
“就按照每五千人組成一個步軍營,設指揮使一人、鎮撫使兩人。每軍下轄十個步軍營。”
五千人一個步軍營,數量不多不少,正正好。
再加上指揮使、副指揮使這些官職名稱,是明末人最熟悉適應的,所以晏祖隻是略微一沉吟,就把步軍的編製定了下來。
“步軍營的建製雖然是營級,但是卻直接歸屬各軍的驃騎大將軍直接統屬,根據戰鬥需要再進行調派。”
“每個步軍營下分五個千人大隊,設千戶一人、副千戶兩人;每個千人大隊下分十個百人中隊,設百戶一人、試百戶兩人;每個百人中隊分為十個十人小隊,小旗官為隊長統管。”
“另外每個中隊裡再設兩個總旗,負責每個中隊的物資、夥食等後勤文事。”
這比起三清軍的建製可以說是簡潔的多了。
“為保持戰鬥力、忠誠性,步軍營除小旗官和總旗以外,從試百戶開始,至少三分之二都要由三清軍調撥人員擔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