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們的水軍立刻撤出來,另外,幫我聯係微博那邊。”劉桓還沒坐熱自己的椅子,就又立馬站了起來,匆匆朝外走去,“我去找馬總聊聊。”
……
“徐總。”
“嗯?”
“有個事兒得跟你說一下。”
18號下午,廖沁宇找上徐行,麵色有點古怪,朝徐行說道。
“什麼事?微訊的嗎?”徐行把目光從電腦屏幕上挪開,看向廖沁宇,“現在情況還不錯吧?”
事實上,就是徐行故意放任輿論的肆意瘋長,甚至還推波助瀾了一下。
幾天時間下來,彆看微博上罵的熱火朝天,微訊的注冊人數增長卻一直在持續走高。
人呐,就是這樣。
尤其像是附近的人這樣的功能,天然的具備了吸引人使用的誘惑力。
哪怕弊病再多,也架不住這些人下載一個試試看。
反正又不用花錢,空閒的時候無事可做,那就用附近的人找找樂子唄。
這一進來,用戶基本就很難走掉了。
附近的人玩膩了?那還有搖一搖和漂流瓶等著你。
覺得純聊天沒意思?可以聯機打遊戲啊,微訊的遊戲中心裡全都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休閒輕量級手遊。
遊戲打的多了,人也變得熟絡了,自然就能聊起來。
微訊現在的第一要務非常簡單,就是廣吸量,強粘性。
隻要把人留住,增強粘性,讓用戶在微訊上初步建立起一個社交關係鏈,那徐行的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在附近的人的負麵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後,徐行並沒有第一時間想辦法降熱度,反而看著火越燒越旺。
等到吸量的目的達到以後,就又拋出阿裡收購微訊的消息。
按照正常人的邏輯來看,稍微陰謀論一下,就是微訊遭到了來自騰信qq的輿論攻擊,迫不得已之下,隻好找一個跟騰信同一級彆的大腿抱一抱。
現在再打開微博,【阿裡收購微訊】的熱搜已經登上第四,反而是先前有關附近的人的那條熱搜,已經掉到了第19名。
與此同時,就在今天上午,又一條相關熱搜衝到了第9名,標簽是【qq對微訊的背後伏擊】
點進去之後,點讚和轉發量最多的那篇文章,標題赫然寫著【騰信操控輿論,有關qq打壓微訊的手段,以及微訊的無奈抉擇】
其中寫到——【最近這幾天,有關微訊的負麵言論熱度非常高,幾乎隨便點開一個社交平台,都能看到相關的議論】
【但有趣的事情是,就在上個月月末,qq就已經悄然推出了“附近”功能,效果跟微訊的差不多】
【那現在罵著微訊的人,是不是也該跟著罵罵qq?】
【而實際上,我專門去看了一下有關附近的人最初的那篇吐槽文章,下方評論區爆發熱度的時候,上百條各種案例的有關言論,幾乎都是在12小時內集中出現的】
【這就很有意思了】
【這篇文章的原博主隻是一個隻有幾百粉絲的普通用戶,為何卻能在短短12小時內獲得如此巨量的流量傾斜和評論抨擊?】
【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就不多說了,懂的都懂】
【而在這之後,阿裡要收購微訊的消息就傳了出來】
【很顯然,微訊這邊擔心以後總是要受到來自qq使的絆子,與其總是一直挨打,不如找個靠山來的穩妥】
【事實上,這也是目前國內互聯網的困境,bat三家幾乎把控了絕大多數創新的互聯網公司】
【隻要你做出成績,總得選擇站隊,否則光是巨頭的輿論就能把你架在火上烤】
【在這樣的情況下,微訊選擇阿裡,似乎也是一種無奈中的必然選擇了】
【一旦阿裡擁有了微訊,以他的體量對微訊進行引流和發展,微訊未必不能真的與qq分庭抗禮,瓜分到獨屬於騰信的即時通訊社交軟件市場】
【……】
這篇文章長篇大論,觀點其實完全經不起推敲,通篇都是陰謀論和輸出情緒,但就是輕而易舉的獲得了大量網友的點讚和支持。
這樣的猜測符不符合邏輯並不重要,關鍵在於符不符合網友們對互聯網資本的認識。
隻要順著他們內心所認為的樣子去描繪一件事兒,就能輕而易舉的顛倒黑白,將輿論扭轉。
這下子,原本討伐微訊的聲音漸漸弱了下去。
反倒是痛罵資本和對微訊未來去向的無奈逐漸占據了主流的聲音。
彆看現在群星公司富得流油,在網友們的眼中,這家公司還隻是個剛成立每半年的新興公司。
雖說手底下的幾款手遊都挺火的,但畢竟都是手遊,大家此時的認知裡,還並不覺得手遊能賺多少錢。
尤其還都是免費遊戲,真正需要充值花錢買的東西,都是一些不影響遊戲平衡的皮膚。
這能賺什麼錢?
所以在不少人看來,以微訊為代表的群星公司,一下子就成為了巨頭資本之間博弈的犧牲品,被阿裡和騰信兩邊玩弄於股掌之中。
最後也免不了被迫加入其中一方的結局。
如此一來,微訊在短短幾天時間內,莫名其妙的就從一個有害軟件搖身一變,變成了可憐兮兮的受害者一方。
但是在背後操控和完成這一切的徐行,在聽到廖沁宇彙報上來的事兒後,臉色還是不由得稍微有些錯愕。
“徐總,騰信那邊發來郵件。”廖沁宇自己的臉色也頗為古怪和有趣,失笑道,“嗯,郵件內容很簡單,跟阿裡那邊一樣,也是希望能收購微訊的邀約。”
徐行聽到這個消息,臉色錯愕了一瞬,旋即就變得玩味起來:“還真是他們的風格。”
“那徐總,我們要怎麼回複?”
“還能怎麼回複?”徐行嗬嗬笑起來,“人家好心來談判,那就談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