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護筐手的身體對抗和封蓋,會大幅降低進攻球員的籃下終結命中率。
二十多年後數據更加完善,會出來一個“籃下護筐時對手實際命中率低於預期”這麼個拗口的數據,就是護筐手降低進攻球員籃下終結命中率的數據。
2223賽季,排名第一的是字母哥,降低16.9,排名第二的是大洛佩茲,降低13.4,而到第十位則是加福德的10.2。
而“對抗終結”這個技能,就能大大減少防守球員對籃下終結命中率的影響,至於減少多少,係統沒明說,還需要陸遠誌慢慢探索。
至於點了籃下對抗不點三分球會不會影響後續的發展?
想多了,籃下永遠都是得分效率最高的區域,三分線外隻是個備選,小球時代的來臨不是因為三分神射手崛起,而是聯盟的內線球員失去了統治力,無法再高效的在籃下得分而已。
戴維斯學院的教授曾為nba聯盟辦公室統計了1997年至2022年的每一次投籃的數據,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在合理衝撞區內的命中率接近75,每次出手的期望得分是1.5分,而在三分線外的命中率不到40,期望得分是1.1分。
三分球崛起,是因為對比的是平均命中率40左右的中投,中投的期望值才0.8分,基於最基本的數學原理,把更多的中投變成了三分球而已。
至於運球真的不需要加點嗎?隻有1會不會在快攻裡把球運丟?
這倒是不用擔心,陸遠誌現在的運球水平,大概是普通中國高中生的水平,你見高中生在沒有逼搶的情況下會把球運飛?不至於啦。
至於這水平為什麼是1?
那就更簡單啦,這是nba標準啊!
很多人對nba標準沒有清晰的認知,總覺得那些角色球員很菜,其實在每個被nba選中的球員的成長經曆裡,他們都是自己的喬丹,都是暴打同齡人的存在。
想想也是,70多億人裡麵選58個,那這58個能有菜鳥嗎?
陸遠誌甚至懷疑,自己能被選中,係統可能都動了手腳,不然光憑自己不會打球,根本不會進入球探的視野,更不要提被選中。
而數值是1,不是10,不是20,也非常合理。
野球帝的運球能吊打普通高中生,cba退役球員能暴打野球帝,而由nba選手組成的夢之隊,則能讓那些運球很6的cba全明星難以過前場。
就是有這麼大的差距。
就算係統認定他的運球水平隻有0.01,陸遠誌也覺得不過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想明白這點,陸遠誌不再猶豫,作出了違背穿越者常識的決定,將全部的10點自由屬性點全加到了對抗終結上,對抗終結也從1點變成了11點。
吼,太好了,終於不再是“全一居士”了!
“加點成功,歡迎來到nba!”
“係統隱藏功能開啟:係統將根據宿主常規賽表現,形成三個季後賽技能,宿主可選擇其中一個技能征戰季後賽。”
哈哈,沒想到“歡迎來到nba”這句話,是由係統說出來的。
上一場比賽的劉易斯一直想要教訓陸遠誌,然後得意洋洋的說出這句經典的“歡迎來到nba”,卻沒想到在兩次對位中都被陸遠誌壓製,根本沒機會說出口。
也不知道以後是哪隻老鳥在哪場比賽有機會說出來。
至於這個“根據常規賽表現形成季後賽技能”,陸遠誌雖然好奇,但也沒關注太多——老子都可能打不上球了,你還跟我說季後賽技能?
貸款也不能這麼貸吧!
當前的首要任務還是——擠進國王隊的輪換陣容。
ps:新人新書,開局的數據非常重要,喜歡的兄弟們,請追讀,收藏、投推薦票,也歡迎大家踴躍發言,我都會關注的。
非常感謝!
新人作者這會才知道,現在要的是追讀,追讀,還是追讀!
各位兄弟,如果覺得書還看的過去,請收藏後保持追讀,不要養著,會養出事的。
謝謝大家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