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誌心裡嘀咕,也就你們這幫不懂nba的,才覺得主教練是球場上掌控一切的人,等以後你們見識過泰隆盧等優秀教練,你就知道,這nba,很多主教練的作用就是負責哄好自家的當家球星。
墊腳大師字母哥的中國行,則是跟小學生們一起練運球,也不知道是哪位鬼才安排的行程。
本來想著是空對空的聊天,沒料到迪瓦茨一上來就放大招,講的都是實打實的內容。
“當時在邁阿密,我給麥克斯的建議,就是找一個私人教練,提高他的終結能力。”
迪瓦茨是兩界世錦賽冠軍得主,又在nba拿到了總冠軍,南斯拉夫以前用的也是舉國體製,後來變成俱樂部製,沒有人比他更熟悉這一套。
拋開這些搞笑環節,不少nba球員還是有中國情結的。
當然,這就是陸遠誌計劃的一部分,讓一位擁有超多榮譽的nba球星,腳踏實地的告訴你們,整那些虛的都沒用。
“同時,籃球技術在迅猛發展,我們的訓練也要與時俱進。”
“一個球員,從五六歲開始接受專業的籃球,他要經曆810年才能慢慢走到職業籃球這個層級。”
但在中國,他的堅持不懈得到了球迷的認可與尊重,每次出場,還是能聽到熟悉的“vp”喊聲。
對,男人!
陸遠誌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根本不可能在這一灘渾水裡搞出什麼名堂,沒見到退役後的姚明變身姚主席後,還是無法改變籃球的一些頑疾,最後連奧運會預選賽都沒得打了!
你說是姚明的鍋嗎?
他在76人隊單核扛著球隊進了總決賽,卻被主教練拉裡布朗造謠中傷甩鍋,費城人也沒站出來支持他。
21世界初,我們有了姚明,有了三大長城,有了天賦滿滿的易建聯,我們都以為那是開始,沒想到卻是再也到達不到的巔峰。
果然,談話一開始,主持人就問到了培養體製的問題,迪瓦茨想了一下回答,“我是舉國體製培養出來的,我們現在也在走俱樂部製,但我覺得,這不是問題的核心。”
而阿德爾曼在ncaa執教過,現在又是nba總冠軍,最熟悉美國籃球的培養體製。
“籃球運動,終歸是比誰得分最多的競技體育,終歸是比誰能把更多的球放進籃筐。所以,在南斯拉夫,我們最注重的是終結能力的訓練。”
在哈登如日中天的時候,沒有一個男人能單防他。
而他的好朋友馬布裡在距離美國本土萬裡之外居然有一尊自己的雕像!
divcass=”ntentadv”人比人,氣死人!
陸遠誌這次邀請阿德爾曼和迪瓦茨過來,不僅僅是普通的商業活動,他還建議這兩位去參加某部門舉辦的籃球論壇。
他上任才多久,一個籃球運動員要培養多久?
你總不能在一堆shi裡麵讓他給你挑出金子吧!
而且這些話,陸遠誌直接說,不如讓迪瓦茨和阿德爾曼來說效果好。
“在不同對抗強度下,都要進行反複的大量的練習!”
他們似乎覺得,主教練在場上掌控一切,特彆符合他們的品牌定位,便通過陸遠誌搭上了阿德爾曼。
籃球,就是要靠訓練才能培養人才。
整天指望天降奇才?
想p吃呢!
與其有時間做這樣的美夢,不如好好回去,從青少年開始,踏踏實實的培養年輕球員,這才是真正能提高籃球水平的道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