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哥說的,才是在nba打球的基本常識。
對啊,陸哥在這已經打了一年,也沒理由害我,那我就開始學著領導隊友?
大姚下定決心去學習做一個合格的“領導者”,隻是他不知道,陸遠誌說的“暴君”,跟湯帥和弗朗西斯所說的“領導者”完全不同。
暫停結束,兩隊繼續在場上交手。
divcass=”ntentadv”國王隊雖然讓韋伯和斯托亞科維奇休息,但整體實力仍然在火箭隊之上。
富有層次感的進攻,讓火箭隊無所適從。
而陸遠誌也開始兌現他賽前的承諾,不斷接球衝擊籃下。
nba球員最早與大姚對抗時候,是按布拉德利的標準來進行嘗試的。
也就是說,欺負大姚還沒掛肉,不斷背身單打大姚。
可這些球員想錯了,大姚雖然看著沒多少肉,力量卻不弱,第一批挑釁大姚的球員,墳頭的草都有三尺高了。
等到各支球隊教練看到前麵的球員背身單打失敗後,迅速改變策略,變成躲著大姚打。
那更中大姚下懷。
到了這一步,也會有新的策略出來,剛巧,陸遠誌就用了一種全新的方法打大姚。
陸遠誌通過無球跑位甩開托馬斯的防守,衝進內線,從大姚後方跳起。
大姚迅速轉身,想要將陸遠誌的上籃蓋下來。
可陸遠誌根本不暴露球,就把整個身體扔到空中,狠狠的撞在大姚身上,等到大姚有個下壓動作,裁判響哨後,才將球往空中一拋,穩穩將球打進。
對的,大姚進入nba後,最不適應的,不是內線的一打一,而是外線球員的快速突進。
這些nba球員,動作速率太快,跳的太高,對抗後的穩定性太強,總是能找到出手角度。
而大姚最初的防守習慣也不算太好,有太多的下壓動作,試圖封蓋,也更容易吃到裁判哨子。
更慘的是,大姚還沒習慣“合理衝撞區”這個東西,很多時候起跳都在這個區域內,吃了不少暗虧。
陸遠誌就是利用這兩點,用兩次突破,在第一節第6分鐘就讓大姚領到了個人第二次犯規。
雖然大姚是狀元秀,但明顯,他還是無法享受巨星哨,這樣的動作奧尼爾可能不會被吹犯規,但大姚做了,那就是妥妥的犯規。
隻要給陸遠誌兩步的空間,他都敢衝進去找奧尼爾的犯規,何況是第一年的大姚呢?
湯帥無奈,隻能將大姚換下,換上了卡托。
阿德爾曼精神一振,嘿,沒想到麥克斯還真有辦法,能第一節中段就能把大姚打下場,那在第二節開始前,大姚都不可能再次登場。
國王隊有大把的時間好好觀察卡托。
卡托上場後,陸遠誌繼續衝擊內線。
這不是阿德爾曼的要求,而是他要給大姚示範下,一般的nba肉盾中鋒在麵對這樣的情況下會怎麼做。
好好看,好好學!
這一次,陸遠誌用一個投籃假動作晃起托馬斯,迅猛的衝進內線,而在nba廝混了好幾年的卡托迅速站到合理衝撞區外,跟著陸遠誌一起起跳,兩隻手高高舉起,不敢有絲毫多餘動作。
是的,一般的突擊手,卡托也不介意動手去封蓋。
但陸遠誌突破衝擊籃筐的能力也算小有威名,去年常規賽還讓奧尼爾領導第六次犯規離場,卡托不敢大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陸遠誌與卡托對抗後,憑借滿級的強化對抗技能和85點的對抗終結能力,穩穩將球打進。
裁判也沒響哨。
看見沒,大姚,麵對籃下終結的專家,穩一點才是王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