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問,直接問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孫承宗要收老子為徒?
“順祖啊,若你能在此戰中立下功勞,為師也好上奏陛下替你請功,勸諫重開武舉自不在話下。”
“下官一個小小的廣渠門提督,督師為何要來問下官的意見?”
“祖宗之地尺寸不可棄,莫說是你,連我也擔不起這個天大的罪名。”
李順祖上前一步:“為何?”
心下一橫,隻好說道。
“爾曾祖父成梁以生員襲任,爾祖父如鬆,為武舉官身起任。”
“時局如此,難為恩師斡旋了。”
孫承宗說完,轉身欲走。
遼東李家自李如鬆死後三十年,重新登上大明的官場!
李順祖受夠了被馮亮祖和宋付那樣的人暗算的感覺,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要倚靠所有有能得到的力量,變得更強。
在李順祖看來,無論真假,這孫承宗倒是有些自比張居正的意思啊,暗示已經很明顯,再不接著可就是傻子了。
“為何明知遼西無用,還要不斷增兵增餉去守?”
“那本督也不會強人所難,這便進宮麵聖了。”
沽雲,是王在晉的字。
李順祖不相信有天上掉餡餅這種好事,寧願相信孫承宗是圖自己點什麼!
但問題是,李順祖圖孫承宗的更多。
“隻從關寧軍來看,朝廷定額一兵月餉一兩四錢,此外還有月糧,戰事行糧,平日的戰馬、器械等軍需,築城修堡壘的物資運輸。”
“你有如此見地,不枉為師走這一遭。”
他看上自己什麼了?
“陛下並非不想啟用李氏為將,隻是你李氏得罪人太多,不隻建虜憚你李氏威名,朝中亦有人暗害你李家,要你李家永無出頭之日。”
“遼西如今是明知不可守,卻也必須要繼續守。”
孫承宗不置可否,卻是歎了口氣。
到時候,李順祖會有一支屬於自己的兵馬。
孫承宗的臉上陰晴不定,但是沒有說話。
“我得順祖,如當年太嶽得引城也!”
這話實在太過炸雷,就連李順祖都沒有半點準備。
孫承宗擺了擺手,忽然問道:“順祖可有習練武舉的想法嗎?”
見狀,李順祖繼續說道。
孫承宗畢竟是帝師,在遼東威望很高,同時又是文官的東林魁首,袁崇煥當年也是靠著這顆大樹青雲直上。
要是孫承宗真的能說服崇禎,提前開辦武舉,這倒也不失為一個出人頭地的好機會。
“恩師在上,受學生一拜!”
武舉人?
崇禎年間的武舉不是停了嗎?
“我明軍餉糧齊備,奴兵豈是對手?”
這兩句話,都是李順祖的真心話。
divcass=”ntentadv”其實李順祖把這話已經儘量說的很委婉了,意思就是孫承宗的策略以前可以用,現在屁用沒有還拖累朝廷每年供給數百萬遼餉,需要儘早放棄。
袁崇煥被抓以後,這貨就是名正言順的下一代薊遼督師。
攀上這顆大樹,對李順祖來說不失為在朝中樹立根基的機會。
“學生願意一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