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盟,最新消息啊,帝都物理研究院辟謠了,經過多位院士和專家教授仔細核查,論文沒有問題!”
“臥槽,這兄弟真的以一己之力發表了一篇6.5的sci論文?”
“牛逼,這位大哥才是真正的大神啊。”
“彆說390分,就是450分,如果沒有科研基礎,在6以上的sci麵前都會被刷掉,學校和導師也不傻!”
“嘖,沒想到這次連帝都研究院都驚動了。”
“能被院士親自審查論文,全國也沒幾個人吧!”
關上手機,江離不禁露出一絲疑惑。
自己的論文居然被院士親自審閱了,這一點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一方麵,院士可是象征著學術領域的天花板,哪個不是日理萬機的存在。
另一方麵,江離其實很清楚,自己的理論模型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雖然他推導出了全新的數據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為核電池研究提供了思路,但也僅限於此了,核電池最關鍵的兩大難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一個是能效,一個是輻射。
這兩個問題不解決,再好的理論模型也隻是紙上談兵罷了。
但好在,數據模型隻是核電池技術的一個小分支,江離的腦海中可是存在整套的核電池工業體係!
解決能效與輻射的方法,就在其中!
江離相信,隨著自己的研究不斷深入,最終一定會得到完整的核電池技術!
走到路邊,江離伸手攔了一輛出租車。
“師傅,去西京大學。”
……
看著步履匆匆的新生從麵前走過。
張玉溪的臉上帶著微微笑意。
作為初試385分的學霸,他在本屆新生中絕對算得上是天才級彆。
同專業中,他隻比第一名低了五分而已。
當然,這隻限於考試,論科研綜合素質,他自信可以甩開第一名好幾條街!
因為……他在本科階段就發表了一篇國內核心期刊的論文!
沒錯!
不是省級期刊,也不是國家級期刊,而是最頂級的國內核心期刊!
自信是需要資本的,而他剛好就有這樣的資本。
雖然《科技核心》在七大核心中隻能排到第三,他的論文也隻是《科技核心》下麵的一個子刊。
但,這依舊是其他普通學生難以企及的榮耀!
除了那個叫江離的超級變態,同屆新生中再無一人能蓋過他的鋒芒!
憑借優異的成績,再加上出色的麵試表現、以及手握《科技核心》子刊論文這張王牌。
張玉溪自然毫無懸念的被本專業最好的教授看中,順利進入了他的課題組。
一想到這裡,他的眼神變得火熱。
他的導師是西京大學物理學院最權威的教授,而且還是一名傑青,被譽為國內物理界院士之下第一人!
眾所周知,在國內學術界,傑青和長江學者被稱為院士預備役。
隻有各大學科的領頭人才有資格參與評選,高校更是以本校教授能評上傑青為榮,一旦入選,就能得到國家巨大的學術支持和資源傾斜,科研基金更是動輒千萬起步……
可以說,傑青是每一名科研工作者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
而進入傑青課題組的他,今後的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
“哦?你也要去物理學院報道?”
聽到眼前這個背著包的男生竟然和自己同路,張玉溪主動在前麵帶路:“你應該也是今年的新生吧?研一?”
江離點點頭:“是。”
張玉溪頓時來了興趣:“你考了多少分?哦對了,你的導師是?”
在國內學術界,尤其講究師承和出身,大牛導師的徒弟和小導師的徒弟,待遇自然是天壤之彆。
江離坦然道:“三百三,我的導師是王大龍副教授。”
噗……
張玉溪差點笑出聲來!
原因無他,所有人都知道王大龍在物理學院是墊底的存在,在學術上的影響力幾乎沒有,甚至就連副教授的職稱都是這兩年才提上來的。
最最要命的是,他根本就不是搞學術的,而是搞行政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