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掉腦袋的大案
常平倉源於戰國時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糴,此後沿用後世王朝,其主要作用便是調節糧價、儲糧備荒。
洪武三年,老朱改置預備倉,出官鈔糴糧貯之以備賑濟,荒年借貸於民,秋成償還,取代常平倉製。
滿清沿襲,於各府、州、縣俱置常平及義、社倉,責成道員專管,每年造冊報戶部。並定倉穀糴糶之法,春夏出糶,秋冬糴還,平價出息,如遇災荒,即以賑濟。
康熙還規定常平倉糧食要永留本境備賑,不過這個製度過了康熙就差不多爛掉了。彆說永留本境,各地常平倉往往都是徒有其名,每逢饑荒賑災必定出事。
大明這邊的常平倉基本沿用滿清,然後又在各州縣出資重修過一些,用於儲備糧荒,平抑糧價。
燕小七睜著疲憊的雙眼,臉色卻是非常不好看,低聲說道:“頭兒,昨夜我偷偷看過,安福縣的常平倉的確有問題。隻一晚上的功夫,便匆匆來過三大車糧食,在往常平倉裡偷運。”
詹守一雖然早有預料,卻還是被驚得眉毛顫動:“看來本縣常平倉的窟窿很大,未發災情還好說。這一有災情,地方馬上就坐不住了。”
說罷,又一陣冷笑:“嗬嗬,高價買糧,倒也真舍得啊!”
徐六說道:“陛下都發月報說了,今年可能會有大災,這安福縣居然還不早做準備,我若是這裡的地方官兒……”
詹守一斜睨一眼:“怎麼,你也想貪?”
徐六搖頭:“頭兒,我就說說,這安福縣的地方官忒蠢。既然都要做這掉腦袋的買賣,也不放聰明點。”
詹守一搖頭說道:“不是他們不聰明,而是他們太貪了。而且,能把常平倉的糧食偷出來,還要將其消化掉。這一整套環節,不可能隻有一個安福縣衙參與,裡麵必定要牽扯一個龐大的利益網。這麼多糧食虧空,那它能賣到哪裡去,才能不被懷疑,還能賣個高價?”
燕小七一怔:“頭兒,你的意思是……可這是要掉腦袋的呀!”
詹守一說道:“偷賣常平倉的糧食就不用掉腦袋了?”
徐六問道:“頭兒,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詹守一思忖片刻,說道:“一個安福縣便已是如此,那這整個吉安府又該如何?”
燕小七冷不丁說道:“若隻是吉安府還好,就怕整個江西都……他們怎麼敢的?”
詹守一說道:“這就不用我們來管了,小六子你去永新縣,小七去蓮花縣,我繼續在這安福縣盯著。切記不要輕舉妄動,先把情況大概摸清,然後便上報李大人。這等買賣不可能隻有一縣參與,甚至可能還牽扯到了軍隊。如此大案,還是交給上麵頭疼去吧!”
僅僅憑借一縣常平倉,三人便推斷出此必為大案。
……
南昌。
江西巡撫裴海成剛結束了一天的賑災公務,此刻正撐著疲憊之軀回返府衙。
剛回至府衙,貼身隨從便說道:“老爺,您現在也是一省撫台了,何若再像當初剛剛外放那般,事必躬親,這要是累壞了身體,小的可怎麼跟老夫人、夫人他們交待啊!”
裴海成搖頭道:“來福啊!伱不懂,我若不事必躬親,那些人又豈會安心做事?再者,這位南京來的李憲台,可不是什麼易於之輩。”
隨從來福說道:“再如何不好相與,不過區區一個憲台,老爺您可是天子門生,還用得著怕他?”
裴海成說道:“正是天子門生,才越要小心。”
裴海成今年剛三十歲出頭,這麼年輕便做到了一省巡撫,封疆大吏。
這可不是什麼年輕有為就能做到的,裴海成雖人前不喜顯擺,但整個南昌上下官吏都知道,這位巡撫大人是正兒八經的天子門生。
嗯,從最初的那一批秘書官中下來的,而且不像崔黎是純靠著秘書閣的恩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