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不光朝鮮這邊獻女,阮氏同樣也想獻女。
屬國進獻美人與中國皇帝聯姻,在明清時期非常常見。
朱棣當年還收過一個離譜的黃氏朝鮮女,這個朝鮮女離譜就離譜在不僅不是處,還特麼墮過胎,在朝鮮還有兩個情夫。
就這樣,朱棣還原諒了她……隻能說為了維持屬國關係,是真不容易啊!
內閣給的批注:權由陛下定奪,內閣建議收下,以安屬國之心。
朱怡炅雖覺心累,卻也朱批:可。交由鴻臚寺、禮部協同辦理。
鴻臚寺雖設,很多職權卻還沒完全從禮部轉過來。朝鮮王李昑的冊封詔書就是由禮部派人出使,而今卻是朱怡炅親自下旨,讓鴻臚寺來主導朝鮮進貢一事。
協同二字,就是在告知禮部不能再越俎代庖。
處理完朝鮮、安南獻女聯姻的奏章,第四封奏章:曲阜衍聖公府不成體統,請求賜予300畝祭田,以正孔廟祭祀。
內閣批注:不準。
朱怡炅同樣朱批:不準。若再有此等奏章呈遞,一律嚴厲查處呈奏及經手官員。
這奏章肯定不是衍聖公呈遞,他也沒那個膽子,隻能是又有朝臣在搞事。
江西案這才過去多久?
而且你還不能說人家有政治傾向問題,因為對方給出的理由就是公府過於粗陋,用的也是維護祭祀,還沒有超過皇帝定下的300畝限額。
要是這次運氣好皇帝準奏,那下一步就可以逐步嘗試給衍聖公府恢複特權,重修孔廟孔子像。
這些人自然不是衍聖公的舔狗,如此不遺餘力“幫”孔家,純粹是在跟皇帝爭權。
朱怡炅這邊從早上八點半來辦公,到中午十二點用膳,小兩個時辰都是在禦書房裡坐著度過。期間也就偶爾喝口水,讓隨侍宮女揉捏一下肩膀,舒緩疲勞。
怪不得前明那麼多掌權的大太監,甚至還有司禮監這種掌握朱批權利的秉筆太監。
嘉靖、萬曆這對爺孫加起來,足足六十年不上朝,又把什麼事情都交給太監們來管,這樣乾確實是舒服。
朱怡炅在禦書房批奏章批到腰酸背痛,內閣那邊同樣也是疲累不堪。因為每封奏章內閣基本都要給出批注建議,很多時候意見不能統一,幾位閣臣還得激烈爭論。
不過王禮這個首輔倒是樂在其中,雖然累歸累,但他這個首輔卻能在內閣爭執不休時做到最終拍板。
首輔作為明中後期出現的官職,往往就是代表著宰相。
隻不過,明中後期黨爭愈發嚴重,內閣做事全靠投票,首輔逐漸名存實亡。
這個問題直至崇禎年間才勉強解決,因為崇禎隻聽自己的,換首輔比換龍袍還勤。
朱怡炅隻是製度上重新確定首輔的政治地位,預防內閣爆發黨爭傾軋,內閣的票擬建議)合理的也都會聽從。
不過,諸如軍國大事,比如禦駕北伐、征討呂宋、拆分大戶等,皇帝還是會召集內閣各部院,一同商議決定。
待到今日奏章全部批完,天色已近黃昏,皇帝準備擺架回宮安歇。
今年明明沒怎麼打仗,結果事情反而似乎比往年打仗時還要繁忙,大多還都是瑣碎之事。
朱怡炅起身離開禦書房,對著隨侍老太監問道:“今日宿在哪個院子?”
隨侍老太監恭謹說道:“陛下,今日當宿於瑾妃娘娘那裡。”
瑾妃姓陳,是安徽大族陳氏女,乃是當初選秀時選進宮中的妃子,這個妃號自然是雜號,即無法被繼承,死後其瑾妃金印也會隨葬,不會留給下一人。
所以《甄嬛傳》中,華妃升格華貴妃才能那麼耀武揚威,因為貴妃是可以繼承的妃號,非常貴重。
朱怡炅點頭:“那便去吧!”
他的後宮妃子已經有不少,不可避免是要這樣搞個製度出來雨露均沾。
孟彥連忙記下:“建武五年x月x日x時,上幸南京彆苑瑾妃院。”
後麵就可以下值了,一天工作結束,全程都是跟在皇帝身邊站著,攏共就提筆寫了兩句話。
孟彥下值離開皇宮,也不立刻回官舍,還有功夫去街上買點小吃做夜宵。
他卻是很享受現在的安穩生活,隻需每天跟隨皇帝身邊,記錄下皇帝所做事務,也不用牽扯黨政之事,就可以安穩的做天子近臣。
等差不多熬資曆熬夠,就可以升遷或者外放出去做官,倒也樂得自在。
當然,這隻是對於沒追求的官員來說,對於那些有追求的官員,那就不同了。
朱怡炅的秘書閣,裡頭的官員幾乎天天都在卯足勁辦事,為的就是儘快積攢資曆,好能夠外放做官,在這大明新朝一展才乾。
夜班,難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