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天子躬耕
英法使節團達成目標後,並未立刻回去。
而是各自以商人的身份,在南京逛了起來。既是私人倒賣一些中國商品回去發財,同樣也是領略一番中國首都風光。
“中國皇帝果真如此厭惡宗教,整個南京竟然一家教堂都不見。”亨利行走在南京街道上,不由感慨道。
街巷兩邊,偶有好奇而觀望過來的百姓。不過大多還是在為生計,而往來奔波。
跟隨亨利身邊的使節團成員同樣笑道:“難怪羅馬那位教皇冕下如此不喜中國,看來也並非毫無緣由。”
羅馬教廷在歐洲可能影響力十足,但英國人絕對討厭教廷。
沒彆的原因,就在於教廷公開支持英國廢王複辟,還為其提供政治背書和經費支持。議會忍無可忍,終於在二十年前頒布《王位繼承法》,廢除天主教在英國王權的正統性。
其實都是亨利他們想太多了,就算朱怡炅不去禁宗教,天主教在中國也不可能發展的起來。
因為兩邊的價值觀差的太多,通俗點來說就是,中華大地不養閒神。
比如廟裡的龍王享受香火,那就必須要能下雨,不下雨那就拿鞭子抽,放太陽底下暴曬,還不下雨那就換龍王……這要在歐洲,高低得送去宗教裁判所。
……
從元宵十夜燈結束,不幾日便來至二月。
三品以上大員要開始齋戒,皇帝也要於二月初一來至奉天殿上朝,並與百官宣讀親耕祭文。
太常寺自去年便已恢複,各項祭祀製度都重新確立。
二月二,龍抬頭。
天子躬耕、勸課農桑。
“咚!咚!咚!”
午門三聲鐘鼓鳴響,皇帝禦駕啟程。
朱怡炅基本恢複了前明的藉田禮,即天子躬耕,皇帝親自下地乾農活,表達朝廷重視農業,鼓勵農桑的態度。
祭祀隊伍極為龐大,雖然朱怡炅進一步裁撤了不必要的官員,剛出紫禁城,許多百姓便好奇圍上來。
不知道皇帝突然出宮是要乾嘛?
亨利一行使節團同樣察覺到,不明白中國皇帝突然搞這麼大陣仗作甚。
難不成又有什麼節日慶典?亦或是中國皇帝要去野外擺皇室宴會?
君臣祭祀隊伍一路行到南京城外東南方,這裡是南京大祀壇所在,也是原來的南京天壇。
不過朱怡炅進行祭祀簡化改革,恢複明初老朱舊製,大祀壇重新作為統一祭祀天地祭壇。
大祀壇中有先農壇:先教會百姓耕種並受奉祀而成神者。
藉田禮大致流程,便是皇帝率文武百官先祭祀先農,然後再親自耕田、祈求社稷。
按照古禮,祭祀先農要用太牢,即豬、牛、羊三牲。
這並不浪費,因為三牲的完整祭祀典禮,是要皇帝、百官、百姓一起食用,才算完成祭祀大典。
實際上這麼多人,可能還不夠吃,一人分個一塊肉算不錯了。
祭祀完畢,太常寺卿引領皇帝來到觀耕台前,麵南而立。
這裡有一畝三分耕地,為皇帝行藉田禮時的親耕之地,也是一畝三分地典故由來。
鴻臚寺卿薛應成讚唱:“儀式開始!”
戶部尚書、應天府尹分彆向皇帝敬獻耒相、牛鞭,然後太常寺卿及其屬官,上前引導皇帝親耕。
應天府丞還要捧著裝有種子的青箱,由戶部侍郎跟著皇帝播種。
祭壇周圍是百官肅穆而立,顯得極為重視,更遠處是跟過來的圍觀百姓在大呼小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