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廣南省
藩屬國僭稱皇帝的帽子扣下,那後麵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而且這還不算扣帽子,安南黎朝確實一直自稱大越國皇帝。
呂猶龍這個邊緣化的閣臣也補充道:“偽黎朝早在前明便已被莫氏逆賊覆滅,其族皆被莫氏屠戮。後來鄭阮扶持的偽黎宗室,身份著實可疑。現今這個偽黎皇不僅僭稱皇帝,而且也不可能是黎氏血脈。”
好嘛,不僅僭越稱帝,甚至還冒名頂替。
就算不是冒名頂替,大明這邊也得打成冒名頂替。
內閣集思廣益,又查缺補漏一部分。
朱怡炅聽罷,略微思忖片刻,最終拍板下旨:
第一,安南自古都是中華故土,其國民乃秦漢年間,南越武王趙佗帶去五十萬秦軍後裔,皆是中華子民。隻不過被蠻夷習氣侵染,這才逐漸夷化。
第二,南越之後,漢、唐、明皆將之收複,而今我大明新朝立國,自當秉承前代遺誌,恢複安南故土。
第三,安南偽黎朝,僭稱皇帝,又係血統不純,合該廢去,押赴南京受審。
第四,此戰徐進部第三軍收複安南,當論功行賞……
聖旨由內閣擬定簽發,再到皇帝這邊用印就可以登報,並且發往安南了。
而內閣、吏部也當儘快選派安南官員,前往任職治理。
對了,安南也該改名了,但不用明太宗時期的交趾布政司,這個名字總歸聽起來有些蠻夷的味道。
經過商議,決定安南更名廣南省,並設廣南布政使、廣南巡撫。
廣南之名,並非是抄雲南廣南府。
早在唐時,整個兩廣連帶安南,就被史料廣泛記載為廣南、嶺南之地。
直到五代十國丟了安南,廣南的地名才從宋代文獻裡消失。
當然,朱怡炅隻是單純覺得,廣南省名字聽起來更順口……廣西、廣東、廣南,三廣大地。
而當朱怡炅的聖旨布告天下,傳至廣南,位於南邊的正牌廣南國主阮福澍,此刻早已是瑟瑟發抖。
新晉登位,又大敗鄭氏的好消息,才剛剛讓阮福澍信心滿滿。整個阮氏朝廷甚至還叫囂著要北伐統一安南,做名副其實的安南國王。
結果北邊的鄭氏轉瞬即逝,中國皇帝還要在北邊正式設立廣南省,一如明時的交趾布政司。
阮福澍得知消息,又專門派人弄來了詔書副本,頓覺渾身冰涼。他終於明白中國皇帝冊封他家為安南國王,取代黎朝的真正原因了。
原本阮氏隻是以為中國皇帝要把不聽話的鄭氏趕下台,再不濟也是要他們跟鄭氏分庭抗禮,長久打擂台。
卻不曾想,中國皇帝要的是整個鄭氏黎朝。
現如今的橫山以北已全部被中國軍隊控製,阮氏沒能力也不敢有那個膽子北伐。
就連鄭氏北河國原本想要抵抗,但也被自己治下的士紳們背刺,直接舉城降了大明,安南鄭氏團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