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笑道:“此乃臣肺腑之言。”
divcass=”ntentadv”朱怡炅起身,看向大殿後方懸掛的輿圖,伸手一指遼東方向,說道:“而今,韃子的吉林城已下,餘下寧古塔、黑龍江、索倫部歸附也隻是時間問題。諸位卿家,這遼東今後該當如何,也該議一議了。”
王禮沉思片刻,開口說道:“吉林既複,可效仿前明太宗皇帝舊製,設立奴兒乾都司進行羈縻統治。”
梁文煊也點頭:“此等化外之地,地廣人稀,又苦寒荒蕪,理當如此,其中諸部落,包括索倫部,可冊封番衛,令諸番衛管理轄地,再行進貢,維持與遼東鎮的聯係。”
鄔思道則進行了補充:“遼東苦寒,既不能種地,如此以諸衛都司共治便可。但也應於平壤、遼東鎮駐軍,再將其中漢滿百姓南遷,以防再現昔年滿清禍患。”
內閣幾位閣臣的建言,都是效仿前明設立都司諸衛,進行羈縻統治。
這也是時代的局限性,遼東這破地方,除了遼長城圈住的那一片區域可以勉強開發,剩下的吉林、黑龍江不僅地廣人稀,而且極為苦寒。
就單純以中原王朝的投放能力,采取都司諸衛的羈縻統治,才是真正劃算省錢的。
要是真的拿來當做地盤經營,在多數大臣眼裡,這簡直就是勞民傷財,神經病行為。
朱怡炅也不跟他們商量了,因為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也不用說什麼長遠考慮了,所幸乾綱獨斷,直接下旨。
第一,去年遷移遼東的那些罪民士子,不用再往薩爾滸遷了,直接全部往東,圍繞吉林城重新安置。
第二,將吉林到平壤一整片廣闊區域全部劃出來,不包括寧古塔、哈爾濱這兩地現在屬吉林),單獨設一個省,而非遼東鎮那樣的軍鎮。
第三,吉林烏拉城的名字得改,這是滿語,不能用。內閣回頭重新擬定一個,還有吉省名字,也由內閣重新擬定。
第四,寧古塔到黑龍江那一片廣闊區域,全部合並,包括其中所屬大小部落,全部劃為黑龍江都司。內部大小部族,願意歸順的,冊封諸衛,並且必須釋放部落奴隸。
總之就是皇帝要在吉林設省,都不像遼東鎮搞過渡了,這是生怕內閣不同意,所以直接把路口給堵死了。
當內閣看到皇帝擬定的聖旨,全都有些懵,隨後就是無奈。
王禮歎息:“陛下這是鐵了心要經略遼東啊!”
朱承訓說:“陛下這可不僅是在經略遼東,還是在開疆拓土啊!”
梁文煊頗為頭疼:“如此苦寒荒蕪之地,還要設立行省,也不知每年要投入多少賦稅錢糧。”
王禮說:“陛下既已下旨,還能怎辦,直接簽發吧!而且在此設省,也並非全無好處,隻要吉省建成,今後便可為漢地屏障。”
三日後。
內閣那邊將重新擬定的行政區劃呈奏上來,吉林城正式改名鬆陰縣。
而整個吉省轄區也被重新劃定,最終按照地理戰略劃定的疆界,基本與後世吉林省沒多大區彆,隻是多了平壤都督府轄區,等同於後世吉林省獲得了出海口。
而新的省名,內閣那邊擬定了四個,分彆為真番、玄菟、臨屯、樂浪。
漢四郡嘛,因為實在沒有可用之名,遼東這裡自古就是中原王朝鞭長莫及之地。
朱怡炅看到內閣奏章,略微斟酌片刻,說道:“就叫樂浪省吧!”
因為另外三個名字不好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