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這邊通過大量細作、商賈打探的消息,整個康藏不論漢人二韃子,還是土著的藏人、蒙古人,全都是民怨沸騰。
divcass=”ntentadv”就連部分真韃子,也對久居康藏,而頗有怨氣。
朱怡炅想了想,說道:“擬旨吧!康藏的韃子已經活得夠久了,如今既然偽帝雍正將死,那也是時候該出兵了。內閣、樞密院即刻開始調撥籌措糧草輜重,並且擬定作戰部署。現在入冬,不宜出兵。待到來年開春,就叫四川軍隊直接渡河,進攻裡塘韃子,雲南官軍務必全力配合。明年入夏前,朕要看到大明的版圖進入康藏。”
四川地廣人稀,若要出兵,光是民夫後勤就是個巨大問題。
按照正常思路,應該是先在四川好好屯田移民,待到人口多上一些,才可以渡河出兵。
不過這是穩妥的思路,現在雍正都快掛了,韃子內部不說四分五裂,但也定然群龍無首。尤其康藏地區,現如今韃子、土司矛盾尖銳,韃子內部又分了真韃子、漢人二韃子針鋒相對。
這時出兵,隻要很小的代價,就能將韃子徹底摁死,甚至說不得還會有不少帶路黨和投降派。
若是換做幾年前,韃子剛剛入康藏,肯定不會如此。
但如今……嗬嗬。
人心散了,隊伍也就不好帶了!
鄭定瑞在成都府庫囤積幾年的藏紅花,總算能夠派上用場了。
四川百姓雖然依舊很少,但民生基已然基本恢複,就連川西土司與明廷官府關係也都還算融洽。
明軍出兵,不僅可以征召本地民夫,還能獲得川西土司助力。畢竟明軍願意給錢管飯,可比殘暴的韃子好太多了。
出兵川藏的戰略定下,接下來就是內閣、樞密院完善細節,籌措軍糧輜重,這些都是早就做好預案的,倒也不顯慌亂。
幾位閣臣躬身告退,朱怡炅沒有直接回後宮,而是又前往拜會客居南京的七世伊喜嘉措,並向其請教藏地佛法。
這當然不是朱怡炅信佛了,而是康藏戰爭打完,接下來肯定要麵對藏地、青海、西域的問題。
尤其藏地,這片高原不僅氣候上不適合移民,而且宗教問題也能繞的中原王朝焦頭爛額。
曆史上的滿清花費幾十年,通過不斷試錯嘗試,才總算折騰出了駐藏大臣、駐京、理藩院三位一體的共管方式。
而且藏地依舊擁有極高的自主權,隻要藏地不造反,那滿清基本都不怎麼管理藏地的宗教內政,隻是要走了的冊封權利。
可以說,控製了和對應的冊封權利,那你基本就可以穩定控製藏地了。
朱怡炅不打算立刻就去解放藏地的奴隸製和生產力,這裡政教合一,隻能用魔法來對付魔法。
等到康藏歸附,朱怡炅就會立刻派遣軍隊,挑選冊封使節,護送伊喜嘉措入藏坐床,並廢掉原來的七世格桑嘉措。
反正格桑嘉措目前還沒親政,藏地主要是五世羅桑益西做主,所以大概率也不會有反對意見。
青海、川藏就先這樣,漠北草原明年開春就要爆發全麵戰爭的消息,終於在建武九年的年末,被細作傳回了南京城。
漠北的車臣汗、土謝圖汗,兩大汗王厲兵秣馬的消息,大明自然早就知道。並且立刻加以警覺,北直隸中軍都督府,可是隨時備戰。
如今,總算確定,漠北蒙古並不打算南下,反而是要內戰。
朱怡炅難以理解的同時,也暫時不打算去管。
漠北草原要麼不打,要麼就一戰定乾坤,將漠北的喀爾喀蒙古完全摁死。
要不然,就會變成當年明太宗那樣,五征漠北,三次都是白去,兀良哈部更是三天兩頭的降而複叛。
朱棣最後除了拿下一個勒石燕然、遠邁漢唐的美名,其它什麼都沒得到。而且空耗財力物力,甚至直接導致了大明寶鈔的快速崩盤。
因為後麵大明錢糧不足,就大量去印大明寶鈔,充當軍費,導致寶鈔信用迅速破產。
還因此導致仁宣兩朝,中央財政枯竭,無餉平叛交趾。隻能坐視交趾獨立,變成那什麼破安南國。
當然,漠北的北元也不好過,三次被迫遷徙,死了不少人口牲畜,還錯過了放牧的季節。
屬實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