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康藏雪域孟加拉本章插個地圖)
藏地雪域、康藏川西目前便隻能這樣了。
在沒有鐵路通過去的前提下,藏地雪域的大部分地區,都隻能靠地方自治和羈縻統治,奴隸製也隻能放任自流。但是可以通過駐京來宣揚眾生平等,釋放奴隸的理念,並鼓勵地方貴族領主、寺廟喇嘛主動釋放奴隸,解放生產力。
真的隻是鼓勵,武力脅迫在藏地雪域是玩不轉的。
而且,大明接下來幾年,除了往藏地雪域的河穀地區移民懇邊,還得恢複前明曾在藏地修築的驛站驛道。
前明雖然大部分時候,對藏地雪域都難以控製,但至少明初到太宗年間,這裡都是大明實實在在的領土。
老朱為了加強與雪域的聯係,還修築大量驛站驛道,直通雪域河穀。
隻可惜,前明對雪域的羈縻政策,是扶持幾位藏王相互牽扯,來達到製衡控製的目的。
然後,後世的皇帝到了仁宣兩代,就有些玩不轉這套模式了。
朱怡炅的打算,是差不多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讓康藏能夠獨立出來設省,屆時就定名西康省。而且必定比現在的川西要大的多,不僅囊括了金沙江以西到大渡河的地區,還有連帶昌都在內的大片藏地。
讓其在藏地、四川之間形成一個平衡的軍事行政緩衝區,至於藏地雪域這個藏地有拉達克),可能還要更長時間,從移民到漢化,起碼也要兩三代人的時間。
畢竟現階段大明沒有鐵路火車,就算有鐵路火車,該移民漢化,也還是要移民漢化,隻不過時間稍微縮短一些而已。
隻能說任重而道遠啊!
倒是遼東鎮,目前人口已經快要到達一百萬,按照內閣那邊的規劃,再過個幾年,差不多就能脫離山東,初步設立省級行政區劃了。
漠南都司、雲中都司人口雖然達標,但蒙古遊牧部落太多,漢民太少,大部分還是草原諸部的草場,需要的時間可能不比川西設省來的短。
甘肅和陝西合並幾年,民政已經基本恢複到常態,而且已經可以單獨劃出,但是因為準噶爾汗國的原因,為了方便調兵打仗,所以還是與陝西共管。
但蘭州已經單獨設立蘭州布政使,駐地就設在了蘭州府,等未來準噶爾覆滅,西域收複,蘭州布政使就會正式升為甘肅巡撫。
青海東部、北部可以耕種的土地,還需要大明往這裡長期移民開墾。
羅卜藏丹津雖被大明冊封汗王,但並非全據青海,其中的西寧、河州就都在大明手裡。
而且自康藏收複,西寧、河州便正式從陝甘巡撫代管中劃出,合並設立朵甘都司,治所就設在西寧,囊括了青海東部、北部所有可以耕種的土地。
羅卜藏丹津對此敢怒不敢言,畢竟他打不過大明軍隊,而且還要從大明手中獲得兵甲茶葉食鹽等物資援助。
說實話,已經打到這個份上,幾年戰爭不休,青海、準噶爾都有些不想打了。
可問題是,這仗打起來容易,停戰可就難了。更何況都打了好幾年,兩邊早已打出真火和血海深仇,羅卜藏丹津、噶爾丹策零都不好直接宣布停戰。
這兩人太像了,一個是新繼位的大汗,一個是被冊封的大汗,權威全靠這場連綿不休的戰爭維係。一旦停下,那他們手裡的權勢立刻就得去了大半。
尤其噶爾丹策零還有好幾個兄弟,這些兄弟雖然曆史上沒去爭奪他的權威,但等他一死,立馬就出來鬨騰,愣是攪的準噶爾四分五裂,被乾隆抓住了可趁之機。
羅卜藏丹津更不用多說,全靠振臂一呼,反清光複和碩特才聚攏的人馬。
如今,韃子已經覆滅,和碩特也算是光複了,他已經沒有借口和大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