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大敵當前,黨爭不休
平壤明軍南下了。
王宗談親率陸師一萬,騎兵五千,又有兩萬運糧民夫,總共三萬五千人馬。
這些運糧民夫,全是當初平壤收攏的朝鮮災民百姓。
現如今,這些曾經的朝鮮百姓,為了大明出兵朝鮮,還要進占朝鮮三道土地,在積極的運送軍糧輜重,而且還都心甘情願。
因為大明讓他們種地吃飯,還給他們登記落戶,並且賞賜他們田產,就連現在被征召為運糧民夫,也都是管飯和給工錢的。
明軍渡過大同江,迅速抵達中和府其實就是縣),這裡雖然還沒有被平壤吞並,但從很早以前就不斷有活不下去的朝鮮百姓,甚至是朝鮮士紳地主,在舉家往平壤逃亡。
中和城的朝鮮官吏初時還嘗試製止,後麵發現太得罪人,還容易被百姓嫉恨,便也漸漸不管了。
當大明軍隊兵臨城下,中和城的朝鮮官吏,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開城投降,還獻上了不少糧食酒肉用作勞軍。
王宗談為首的軍中將領,還得到了士紳獻女伺候的待遇,可謂是將主觀能動性發揮到了極點。
中和府還隻是個開始,明軍從中和這裡一路南下,很快便見識到了朝鮮的不堪一擊。
不能說不堪一擊,因為全部都是主動打開城門,然後喜迎大明王師。
沒有朝鮮官吏真的敢於抵抗,不僅僅在於打不過,還在於沒人認為,大明爸爸真的要進占黃海道,甚至還要南下攻打漢城。
大明軍隊的出兵借口,用的也是助朝鮮屬國平叛,甚至還有樸政這個朝鮮國相樸文秀之子現場背書,這話的可信度自然就更高了。
就算偶有察覺到不對勁,明軍過來幫朝鮮平叛,為何調這麼多軍隊?甚至還有這麼多的騎兵,而且平叛歸平叛,為何還遣散了朝鮮地方的軍隊?
不過,這些問題都不重要,就算察覺不對的,見到局勢如此,也都紛紛隨波逐流。
王宗談率領大軍,一仗沒打,甚至都沒看到朝鮮國內的農民軍,反倒先把黃海道過半給占下了。
等他殺過了延安,打算進兵開城,才總算跟自己要“平”的朝鮮農民軍撞上,也得知了一個消息。
月前帶領黃海道饑民率先起事,揚言要殺過漢城的金煥死了!
不是被朝鮮官兵殺敗的,而是被自己的部將刺殺。
因為朝鮮官兵發現這些農民軍不好對付,而且自己的官軍實在太爛,居然能與農民軍打成僵持。
既然剿滅不了,那就索性發揮傳統藝能,直接招撫叛軍就是。
也的確有些效果,不少叛軍首領得到高官厚祿,晉身貴族的許諾,紛紛願意接受招撫。
金煥不願意接受招撫,所以就被部下殘忍殺害。
然後,厲害的來了,朝鮮君臣翻臉不認賬了。
也不能說是翻臉不認賬,而是負責招撫叛軍的南人、北人先遭到了攻訐,由老論、少論結成的蕩平派,不願意這些早就勢微的南人、北人重新得到話語權。
於是乎,新一輪黨爭迅速掀起。
蕩平派以國庫錢糧不足,無法給予這些招撫叛軍足夠糧食為由,斥責南人、北人好大喜功。
對這些敢於造反的叛軍,官府沒有追究他們的叛亂罪過,便已經仁慈義儘,居然還敢討要這麼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