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卑謬的緬軍守將說道:“中國人的火炮太厲害了,不能任由中國軍隊炮轟下去,應該主動出擊。”
他忉明恭搖頭:“傳我軍令,全軍固守待遇,再讓那些民夫下去加固城防工事,不要讓這些難民白吃城裡的糧食。”
那將領有些不甘心:“可是……”
他忉明恭臉色一沉:“沒有可是,,沒我的命令,誰都不許出城迎擊中國軍隊。”
東籲王朝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舉國上下都沒有多少軍隊,他忉明恭坐船加急南下,帶來的兵力至多也就不到兩千。
算上卑謬的守軍,攏共不會超過五千軍隊,剩下的全都是臨時征召的緬人農民。
就這麼點兵力,他哪敢隨便出兵,而且還是跟中國軍隊開戰。
隻能在卑謬死守,隻要北邊擋住了中國軍隊的攻勢,那阿瓦城就有餘力來支援卑謬城。畢竟中國人在客場作戰,適應不了這裡的氣候,所以不可能待太久。
那些孟人更是不堪一擊,沒了中國人幫忙,他完全敢帶著現在這些人馬,去跟孟人決戰。
唯一有些擔憂的,就是西南沿海的阿拉乾人,這些阿拉乾人曾經幫著傣人,跟他們緬人打仗。
所以後來東籲立國以後,曾經幾度發兵征討過阿拉乾,但都沒打下來,難保對方不會趁火打劫。
緬甸之國,到頭來,反而緬人在這裡是最招所有民族仇恨的,阿拉乾人反抗緬人統治,甚至一直發展到了後世。
後世隻知有緬北,卻不知南邊也有反抗緬人的軍閥割據勢力,阿拉乾人甚至與緬北軍閥聯手,南北夾攻緬人政府。
這也算是曆史遺留問題了,緬北、阿拉乾諸地,都是被英國人圖方便,強行整合的英屬緬甸,所以他們對緬北、阿拉乾這些地區,沒有任何統治力。
“轟轟轟轟!”
明軍火炮仗著射程優勢,依河對著卑謬城牆持續轟擊三天。
卑謬城的緬人除了用老舊的城防土炮,象征性還擊外,壓根就不出城迎戰。
明軍這邊,孟人輔兵驅趕著抓來的緬人百姓,冒著炮火填埋護城河。
而卑謬城的緬人,同樣也冒著明軍炮火,被那些緬軍鞭打著拚死守城,阻攔城外護城河的填埋。
這仗莫名其妙,打成了拉鋸戰。
林晉皺眉:“城裡的緬人不出城迎戰,那你們平時都是怎麼打仗的?”
孟人輔兵首領拉瓦底說道:“以往我們孟人要是發動起義,緬王都會派兵過來征討。在緬王大軍來之前,這些地方緬人都不敢與我們開戰,除非我們人數不多。而且這幾年,緬王已經基本不往下緬甸派大軍了,基本都是我們攻打這些緬人的城池,然後他們死守,打的下來就打,打不下來,糧食不夠就撤……”
林晉有些無語了:“所以這卑謬城隻能強攻?”
一同跟隨中國軍隊,充當翻譯的“敏家”漢人其實是漢人、克倫人混血)敏信說道:“要麼強攻,要麼就隻能將緬王的援軍吃掉,好逼迫卑謬的緬人投降。不過就算緬王派大軍南下,沒有幾個月不可能到這裡,因為緬王要先籌措糧草和兵馬。”
林晉說道:“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既然卑謬打不了,那就直接北上。”
不把戰略要衝先拔掉,就直接揮師北上,這算是兵家大忌了。
不過無所謂,他們走的是水路,實在打不了,大不了坐船跑就是了。
而且,這條大江直通北方的東籲國都阿瓦城,到時候急的可不是明軍,而是卑謬的緬人與阿瓦城裡的緬王。
無論哪一部被引出來,都能為友軍製造戰機。
圍城打援,打不了那就換個城就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