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木邦
清邁,翁坎戰戰兢兢迎接中國使者。
與之前從南方來的不同,這次卻是從北邊來的,南方來的都是文官,北邊來的卻是軍將。
翁坎完全沒料到,中國軍隊在北方的動作能這麼快,孟艮、猛勇、整謙三家土司,轉瞬就被滅了。
這三家土司一滅,再往南就是緬人地盤景線,然後就是清邁八百司了。
孫衍隻是派了一營巡檢兵,帶著幾個孟艮的土翻譯,就直接過來給清邁、南邦土司下令了。
“孟艮、猛勇、整謙三家土司已經全部歸附,我家將軍現傳令爾等即刻出兵,不得有誤!”傳令的營官信使盛氣淩人。
翁坎不敢有任何不滿,跪地伏身說道:“天使容稟,小王正在加急籌措糧草輜重,五日之內一定發兵。”
這家夥已經看明白了,中國軍隊這次怕是要動真格的了,清邁這裡要想繼續保存實力,劃水摸魚基本不可能了。
既如此,不做就罷,要做就直接做絕了,不能給緬人任何翻身機會。
緬人一向自恃自己在緬甸是人口第一多的民族,始終對其他各族都抱有歧視和敵意。翁坎能成功當上清邁王,全靠緬人壓榨太狠,逼的一向佛係的清邁人都忍無可忍。
“我家將軍還要我問問爾等,爾等既為朝廷冊封的八百大甸宣慰司,那為何還要自稱清邁王?爾到底是這緬甸的清邁王,還是我大明中國的八百大甸宣慰使?”
這充當營官的信使明顯是在背孫衍說的話,所以並無太強的氣勢,但還是說的翁坎膽戰心驚。
翁坎連忙回答:“小王……不,臣是大明中國的八百大甸宣慰使!”
他知道自己的立場,既然背靠大明中國,那自然是要老老實實接受這八百大甸宣慰司的官職。
反正隻是一個名號而已,原來的權力又不會變動,隻不過稱王到底更為威風,所以他平素在自己清邁的一畝三分地,還是喜歡自稱清邁王。
現在看來,中國皇帝顯然很在意此事,往後……這清邁王還是不要也罷,宣慰使便宣慰使,莫要惹的中國皇帝不高興。
給清邁的八百司翁坎下達最後通牒,之後又給南邦提昌送去軍令,這家夥還沒有中國冊封的宣慰司官職。
不是大明太摳,而是這家夥起兵的時間卡在大明出兵的檔口,從文書奏報朝廷再到下達冊封聖旨到緬甸,估摸著戰事都打完了。
不過無妨,沒有冊封也沒關係,南邦不敢違抗中國皇帝的命令,畢竟這家夥的地盤已經被中國的屬國團團包圍。
又有清邁八百司的翁坎帶頭,南邦當即也表示,會儘快出兵,絕不會耽擱中國大軍的事。
翁坎說是五日內,但第三天就直接動身,而且還是直接親率自己的八百土司軍,又下令其餘各寨頭目也要出兵跟隨。
提昌眼見翁坎出兵,隻遲了一天,便也跟著出兵,兩家組成聯軍,兵力突破萬人。
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時充數的土族青壯,就連裡麵的兩家精銳土兵,戰力最多也就與雲南邊鎮的土司差不多,甚至可能還更弱一些。
但沒關係,緬甸東部的主力,早被中國、暹羅、孟人三家的聯軍給吸引走了,大部分都集中在了阿瓦城,剩下的則彙聚在東籲和蒲甘一線。
翁坎、提昌帶著手上的上萬土兵,一路沿著河穀行軍向西麵殺過去,竟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倒是給翁坎和提昌瞬間打出了自信心,之前敗退緬軍那是靠地形和本土優勢,打的防禦戰。
現在主動進攻,這些緬人居然也能這麼好打,看來緬人是當真不行了,那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這一戰,緬甸亡國是注定了!
翁坎、提昌率領聯軍部隊沿著河穀一路往西北打,而孫衍也親率自己的巡檢軍與各地土司聯軍,直接沿著西線打過去。
他們是要去合攻西邊的木邦,作為朝廷攻緬的偏師,孫衍的任務從一開始就很明確。
緬東北地形與緬西北不同,這裡山區密布,沒多少平原地區,所以行軍困難。而且巡檢軍屬於二線部隊,配上更差的土司軍,戰力肯定沒法跟西線的正規軍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