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象很聰明,江對岸的炮火聲,讓它們感受到了危險。
任憑背上的騎兵如何驅使,就是不肯繼續前進,反而還想後退。
divcass=”ntentadv”“嘭!”
終於,一發炮彈好巧不巧,直接擊中一頭戰象的眼睛。
大片鮮血迸射,這頭大象居然沒立刻死去,劇烈疼痛和死亡的威脅,讓這頭大象瞬間發狂。
發狂的大象,還是在渡江過程中發狂,這對於周圍渡船的緬軍簡直可以說是滅頂之災了。
“轟轟轟轟!”
由於正麵渡口都是緬軍的炮灰,有幾門虎蹲炮,還有臨時製作的木頭炮,都被調了過來。朝著江麵就是發射碎石散彈,雖然打不死緬人的戰象,但讓它們吃痛進一步發狂還是沒問題的。
轉眼間,400多頭戰象,大部分都陷入發狂,開始對著四麵八方橫衝直撞,甚至還影響到了後方離得較遠的戰象。
那些隨同戰象一起渡江的緬軍精銳,全部遭了殃,彆說是他們的小型渡船了,就是真的大船,被這麼多大象橫衝直撞下,也得船毀人亡不可。
何向明這時拔出腰刀,大吼下令:“全軍渡河,給我殺過去!”
上千明軍從矮牆和塹壕衝出,下河將岸邊渡船拉回來,準備趁亂強行渡河殺過去。
而正麵渡口,更是由明軍正兵、巡檢兵帶頭,那些各部土司兵和桂家漢軍在後,直接強衝“佯攻”的緬軍炮灰,強奪他們的渡船。
不多時,北岸上遊就有上千明軍正兵,成功渡江。
連倚仗的400頭戰象主力都被明軍火炮炸潰了,又見到上千全副武裝的明軍正兵渡江殺來。
就算那些還沒來及渡江的緬軍精銳,僅僅比對了一番雙方的盔甲,對方的盔甲明顯比自己的更堅固。
這些所謂的緬軍精銳終於潰散了,他們的戰鬥力本來就不咋樣,連孟人、八百司都打不贏,甚至還隔一段時間就得被印度人殺到王城。
正麵戰場的渡口,更多的明軍、土司軍和桂家漢軍,已經強行殺潰了佯攻的緬軍炮灰,正在強行渡江衝殺。
“轟轟轟轟!”
明軍的火炮持續開炮,掩護友軍渡江。
依靠熱氣球指向,那些抽出手來的紅衣大炮,還專門瞄準了緬軍的土炮陣地進行轟擊。
不過片刻間,緬軍陣地就已經聽不到火炮聲音了。
緬軍炮手要麼被炮彈打死,要麼就是目睹了同僚慘狀,直接棄炮逃跑。
沒有了緬軍土炮的乾擾,才半個時辰,成功渡江的明軍、土司軍就已經突破萬人,並且與江對岸的緬軍發生戰鬥。
有著裝備上的優勢,緬軍的刀劍砍不穿明軍的盔甲,反倒是明軍的戰刀能輕而易舉砍殺緬軍,就算是貴族帶著私軍迎戰,都是一刀結果的命。
而且,伴隨明軍火銃兵渡江,燧發槍齊射之下的殺傷力,還有比火繩槍更快的射速之下,緬軍很快就頂不住了。
緬軍之前為了掩護主力和象兵渡江,所有的精銳早都被抽走了,而且還把民夫充當炮灰頂在了最前麵。
這些民夫炮灰,現在全成了壓垮緬軍的拖累。
貴族地主都擋不住明軍衝殺,更何況這些緬人民夫。他們見到明軍追殺過來,下意識就扭頭逃跑,而且還是往實皆城方向逃跑。
這個逃跑路線,等同於是在幫著明軍強衝己方的軍陣。
後方的許多緬軍,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就被前麵潰退的民夫衝的七零八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