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任重道遠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27章 任重道遠(1 / 2)

第627章任重道遠

沙俄使節團抵京的時候,已經入夏了。

南京的天氣,漸漸開始變熱起來。

各國使節團完成朝覲任務,很多都沒有直接離京,而是趁著還有時間,留在南京城遊覽觀光起來。

尤其是東南亞諸國使節團,幾乎天天都在往南京城的幾家佛寺跑,請教交流中國寺廟的佛法。

大報恩寺的琉璃寶塔已經徹底將這些南洋海外的僧人懾服,他們全都將中國的南京城奉做了佛法的新聖地。

使者們住在寺廟藩館,並非白吃白喝的,鴻臚寺那邊一般隻負責三個月的免費食宿,逾期了就得掏錢住宿,而且還要有正當理由。

不過,任何理由留居藩館,都不能超過半年。

過了半年,就會強製遣離,之後就得自己想辦法解決住宿和留居中國的戶籍問題。

當然,英國、葡萄牙的朋友除外。

葡萄牙前期幫助中國采購蒸汽機與優質戰馬,又從中牽線雇傭了一批歐洲來的造船師,還成功構建了與印度、南洋的貿易航線,主要就是貿易戰馬、棉花、船木。

現在,澳門已經被大明正式並入香山縣,那裡的土生葡萄牙人也成了大明的全新民族。

葡萄牙在歐洲幾乎算是萬人捶,朱皇帝自然得給些優待,好歹算是在歐洲打顆釘子。

而英國更是不一樣,這可是大明的戰略盟友,就連吉大港與孟加拉也即將交付中國,光是這些利益,就足夠讓中國好好招待英國來的使節團朋友了。

各國使節團在南京參拜佛寺,研討佛法,順帶研究偷學中國的殿閣建築風格,準備回國後就進獻給各自的國王。

今年十三歲的太子朱伯圻,難得一天放假出去郊遊。

與他這位太子隨行的,還有他的五個皇弟與五個皇妹。

這些年下來,朱皇帝雖然沒怎麼新納妃子,但後宮現有的這些後妃,也還是相繼給他誕下了三個皇子,以及四個公主。

算上最先出生的太子朱伯圻、二皇子朱伯域漢瑤混血)、三皇子朱伯圳、長公主朱福媖,朱怡炅現在已經有了六個皇子與五個公主了。

大明新朝皇室,人丁漸漸興旺,不僅大臣們放心了,天下士子百姓也都安下心了。

今日的朱伯圻一身勁裝,不像平日裡的太子袞服那麼華貴,卻也一眼看去,英姿颯爽。

這源於幾年下來,在南京軍校練武學習,養成的良好習慣。

南京軍校,也是朱皇帝三年前正式設立,全名南京軍官武將學校,內部統籌了這些年下來,大明各級軍官將領打仗的經驗語錄為主要教材,又以《孫子兵法》為核心基礎。

好些年紀大了,亦或是受傷以後不能繼續從軍,被迫退伍的基層軍官,直接聘用到軍校裡麵當老師。

總的來說,這個軍校還是有些不太成熟,因為從教材到老師,全都是從戰場裡出來的。

不過沒關係,因為現階段能在軍校讀書的,都是募兵時期就擇優選用的軍官深造。

畢竟,現在的大明中國已經到了火器時代,歐洲那邊的殖民者,同樣在火器時代上逐步過渡發展,原來那套讓軍官武將在戰場上臨陣鍛煉戰術技巧的模式,很明顯已經不太適用。

建立軍校,直接係統性和量產化培養武將軍官,不僅成本上比原先更省事,而且還能極大提高軍隊戰鬥力。

雖然不可避免,會讓這些軍官的戰術打法僵化,但對於軍事戰爭資源已經開始逐漸稱霸世界的中國而言,所謂戰術計策早就不適用了。

反而直來直去的固定模式,靠更強的國力與成建製的軍隊,完全的碾壓對手,這才是正確戰略。

這也是為啥南京軍校的基礎教材就是《孫子兵法》,因為這一套的核心,就是得有強大的國家與完善的後勤國力作為支撐。

日本曾經抄走了中國的《孫子兵法》,然後拿來用了以後,覺得這本書就是神經病。

對他們而言,那肯定是“神經病”,彈丸巴掌大的地方,還層層架空,分了那麼多武士大名,能玩的轉就有鬼了。

朱怡炅把太子扔進南京軍校,一方麵是在督促太子鍛煉身體,強健體魄,不要動不動像前明那些皇帝“易溶於水”,另一方麵也是在培養太子的軍事才能。

不求太子能夠變成百戰武將,至少軍事地圖得能看的懂,還有將領們的軍情奏報,不要未來登基以後,被文官武將牽著鼻子走。

比龍在大報恩寺藩館沒待幾天,就得到了皇帝召見,這讓他完全沒什麼準備,隻能朱伯硬著頭皮跟著鴻臚寺通譯官入宮覲見。

剛到正陽門外,就見到皇室的郊遊車馬出宮遠去。

最前麵是禦營軍衛開道,太子朱伯圻勁裝騎馬,英姿勃發,二皇子朱伯域同樣騎馬,但明顯更為低調。再往後是一條車隊,裡麵載著年紀更小的皇子和公主,不時掀起簾子看皇城外的景色。

整條車隊的陣仗弄得不小,沿街百姓想不知道都難。

“太子爺!”

“公主……”

“皇子殿下……”

圍觀的百姓們紛紛高呼湊熱鬨,他們當然不認得哪個騎馬的才是太子,但從皇城裡出來的,沒有之前皇帝出行那麼大排場,那就隻能是太子、皇子,要麼就是公主娘娘了。

太子朱伯圻騎在馬背上,聽到百姓呼喊,連忙抬手招呼回應,倒是沒有絲毫的架子。

二皇子朱伯域隻是微笑,沒有跟著太子一起抬手。

皇室的出遊車隊就這麼在圍觀百姓歡呼起哄下,逐漸遠去消失在了比龍的視野裡。

比龍聽不懂漢話,但僅從對方受到的歡迎與排場,就滿臉豔羨:“這些人是契丹國的貴族嗎?不,他們很有可能還屬於契丹帝國的皇室勳貴。”

畢竟,這些剛剛離開的“契丹貴族”,可是從契丹皇帝的皇宮裡出去的。

比龍雖然是安娜沙皇的情人,而且在安娜繼位沙皇以後,便被安娜冊封為了庫爾蘭大公,名義上擁有了一個公國的地盤,成了一個算是有些頭臉的歐洲貴族。

但僅從生活水平上,他也就相當於南京城的一名尋常商賈,甚至比龍還認為,就算是彼得堡與莫斯科的那些沙俄老牌大貴族,怕是也比不上這些契丹國的貴族。

這既是比龍內心自卑的想法,也是眼下沙俄的真實情況。

十八世紀前期的沙俄,實際人口不足2000萬,而且其中80都屬於農奴。這些農奴的一半是屬於貴族的私人農奴,還有另一半則屬於沙俄政府的公家農奴。

對了,還有不到5,屬於沙皇私人專有的皇室農奴。


最新小说: 和女主她哥離婚後,我被糙漢寵上天 兵王重生,帶著係統橫掃58 我賣的盲盒太離譜,正魔兩道打上門! 女子監獄長?無良作者彆搞我! 衝喜嬌娘超好孕,首輔夜夜敲門哄 讓你殉國,你邊關屯田什麼意思? 阿姨權勢滔天 重回70:囤滿物資,替妹下鄉! 權力爭鋒 八零:私奔被欺?農村辣媳不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