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總督暈過去了
宴會結束。
王禮當天就帶著人手,挨個前往五大家,親切慰問了對方家中族人。
並在五大家盛情之下,被迫收下了對方獻於朝廷的錢糧銀子。
雖然五大家明確說了,這錢糧都是樂輸,但清正廉潔的王知府,還是堅持一一寫了借條。
且在之後,又親自考校了五大家嫡子們的學問。
考校的結果,自是非常滿意,王知府高興之餘,更是當場破格賜予了每人一個功名。
並在府城官吏中,給他們提前劃去了一些錄用名額,以防止這些身懷功名的士子報國無門。
如此操作,在刻意傳播下,很快便席卷了整個台彎府,再到下麵的台彎和鳳山兩縣。
這一傳播,在那些豪紳大戶們之間自然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但,正如王禮預料的那樣,接下來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
對向朝廷獻糧,不,是借糧,都相當用心。
唯求朝廷念在他們老邁,許他們兒女能繼續承歡膝下。
隻可惜,對於他們的這番話,負責借糧的那些明軍廂兵,自然是聽不懂的。
銀子他們要,糧食他們也要,人他們更要。
期間,也有一些土豪劣紳選擇了武力對抗大明王師。
但大多都是三三兩兩,不成組織,輕易就被這些廂兵剿滅。
他們的錢糧銀子,還有土地也全都充公,倒是讓那些廂兵們好生發了一筆橫財。
甚至有些廂兵嘗到了甜頭,開始有意無意的對那些豪紳大戶們進行威逼。隻可惜,那種敢武力反抗的傻子終究還是少數。
倒是讓這些負責借糧的廂兵營,好生可惜了一番。
如此下來,短短數日,籌措來的錢糧就達到了驚人的數字。
這般神速之下,地方居然還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叛亂,就連朱大王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不得不感歎,這王禮隻是當個知府,屬實是屈才了。
不過,有了足夠的錢糧,朱大王也旋即開始加快了練兵的進度。
……
康熙六十年大明永和元年),七月初。
福建廈門。
一處港口哨樓。
“那是什麼?”
兩名值守的清兵發現遠處海麵,似有船行。
其中一人見罷,連忙下去彙報,另一人則是繼續盯著。
沒消片刻,消息便傳到了今日值守的清兵把總那裡。
這名把總倒也不含糊,迅速召集了麾下清兵,於港口集結,以備不測。
同時,布防於廈門的幾尊炮樓,也是一個個調轉了炮口方向。
不過很快,這些炮樓又再次放下了戒備。
因為他們看到了那些海船上所懸掛的清字旗,這是大清官軍水師的旗幟,用以區分民船和官船。
對了,黃龍旗這玩意兒,是在十九世紀的晚清才誕生的,這時候還沒有。
待到這幾艘不知哪裡的水師艦船於港口停泊,那名帶兵前來的清兵把總這才快步上前,準備看看怎麼回事。
就見其中有艘大船,似乎是旗艦。艦船艙門打開,從中下來數人,領頭的還穿著盔甲,就是模樣有些狼狽。
“快!讓我過去,我有緊急軍情,我要見總督,我要見總督!”
這夥人一下來,領頭穿盔甲的便大聲呼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