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建製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7章 建製(1 / 2)

第67章建製

永和元年,十一月初五。

明軍正式發兵五萬,分南北二路。

北路軍以楊恭為主帥,鄭定瑞為副帥,攜本部明軍一萬,清軍降兵整編的正兵兩萬。

又征發民夫兩萬,給飽飯吃,用以押運糧草輜重。總計出動五萬人,對外則號稱十萬大軍北伐福州。

南路軍則由陳福壽四將統帥,並乘坐水師戰船渡海南下海澄縣,與徐進部會合,圖謀漳州府。

至於朱怡炅這個大明監國,則難得沒有再禦駕親征。

當然,這不是因為朱怡炅懈怠了,而是實在沒有什麼禦駕親征的必要。

整個福建的清軍主力都在泉州之戰裡打空了,現在各州府基本等同於是不設防的狀態,也就首府福州還有個三千多駐防八旗在戍守。

對了,記得沒錯的話,這個駐防八旗目前正處於嘩變的邊緣。如果沒有朱怡炅來的話,大概明年就會因為上級喝兵血的問題,而大規模嘩變。

就連八旗都這待遇,那些綠營戰力低下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所以,接下來明軍隻需一路平推過去就行了,朱怡炅禦不禦駕都一樣。

而且,朱怡炅作為大明監國,手頭上除了打仗以外,要管的事務可是多得很。

眼下,大明雖隻拿下了泉州一府之地,但實際上,福建其他各州府什麼時候拿下,也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福建若下,那各種管理和建製的問題,就得提上日程了。

畢竟,如今的大明說到底,隻是從台彎一府之地發展而來的,各項政治係統都還介於一種地方官府到割據政權的階段。

朱怡炅與其說是大明監國,倒不如說更像是一位清廷的道台大人,手下直轄的官員,最高也就知府一級。

這樣可不行啊!

雖然他現在還不是皇帝,但監國的意思與皇帝基本差不多,這手下不能說中樞齊聚,至少六部要員得有。

要不然,不僅說出去不好聽,而且也不利於後期的行政工作。

隨著大明的地盤越來越大,這事務肯定也會越發繁雜,尤其是當南北路軍大獲全勝,這福建基本也就算是下了。

擁有一省之地,還是江南腹心福建省的大明,從實際上已然是小小的撼動了清王朝的根基。

這時候,不論是為了後期爭霸,還是麵子問題,這內閣中樞都得搭起來。各項建製不說與清廷一樣,至少也得能跟它分庭抗禮才行。

如此,天下之人才不會看輕他朱怡炅,看輕大明,認為大明不過就是一幫流寇建立的草台班子。

朱怡炅以大明監國的身份坐鎮泉州府城,一麵總攬泉州大小事,一麵則正式下旨遷都。

不再是先前那般潦草,而是正式意義上的遷都,不僅自己這個監國要在泉州城,而且還要把台彎那邊的行政班子也搬過來。

朱怡炅已然想好了,自己這邊手頭上不但武將沒幾個,文臣同樣也是奇缺。

這內閣中樞若要建起來,總不能空著吧!

那麼能用的人不多,實際上也就王禮梁文煊這些台彎府的老人們了。

至於能力方麵,隻是處理一下福建的行政瑣事,王禮他們肯定是沒問題的。而且還有個秘書處用來兜底,問題不大。

最重要的是,台彎那邊的文臣班子,忠心絕對可靠。

而泉州府這些新降的,可就不一定了。

為啥不用秘書處的人?

當然是因為年輕了,華夏五千年,無論何時都講究資曆。能力先不論,若朱怡炅貿然提拔這些秘書處的年輕人為內閣大佬。

彆說文臣了,就連楊恭這些武將怕是也得擔憂。

再說,這些秘書處的年輕士子,不過是當初強行收攏台彎大族之心的。

其能力大部分隻能說是一般,就連朱怡炅的秘書處,也就那個秘書首席稍微好點。

就算要他們上,做的也未必比王禮他們好,甚至可能因為經驗不足,還容易鬨出亂子。

朱怡炅先是下詔,令王禮梁文煊二人帶著麾下的屬官,坐船前來泉州府禦前聽用。家眷什麼的也可以帶來,也可以留在台彎。

而台彎知府,則由王禮自行推薦人選擔任,隻需來時將名單報於自己即可。


最新小说: 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都市科員,我激活了政商決策係統 海賊:凱多義子,開局八門遁甲 農村三代人 理科狀元考科舉?強到朕傻眼 卡牌封靈:靈氣複蘇時代 開局擺攤賣盲盒,開出仙王裹屍布 惡毒女配守活寡?夫兄,人家好怕 NBA:我帶威少建王朝 你都手撕鬼王了,還說不會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