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明如今占據的地盤越來越多,得到的投誠官員也同步越發多了起來,其中不乏知府一級的高官大員,加之朱怡炅的明廷也已開始逐步建立自己的官僚機構,培養自己的官員。
不過一個跳城自儘的縣令而已,早就沒有先前那般值錢了,哦,這話不是很對,以前也不是很值錢,隻不過現在更不值錢了而已。
充其量,也就留下一個名字,甚至隻能留下一個官名,還是隻會出現在送往福建後方的軍報裡,再順嘴提一句,請朝廷儘快安排新任縣令。
divcass=”ntentadv”五萬大軍自然不可能全部入城,楊恭隻是帶著部分軍隊一麵入城受降,安撫士紳官吏,一麵鎮壓亂事,緝捕那些趁亂發財的地痞青流,在明軍強勢鎮壓下,幾乎沒花多少時間,整個浦江縣便徹底穩定下來。
這時,楊恭才差不多從那些士紳官吏口中得知,那位浙江提督黃大人根本沒回浦江縣,而是往浦江方向跑了,跑的時候似乎還帶著一千多清兵。
對此,楊恭雖覺有些可惜,卻也沒太放在心上,主要對方是往浦江跑的,現在追也追不上了。而且此戰他團滅杭州清軍五萬,其中還有偽清浙江提督的三千多督標精銳。就算那鳥提督跑回了杭州,短時間內杭州方麵也不可能更沒能力再對他發動大規模進攻。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一戰清軍輸得實在太快,快到隻給了黃升趁亂逃命的時間,連收攏殘兵的時間都沒有,更彆提將北路杭州軍戰敗的消息快馬送遞給南方合圍過來的清軍四路大軍了。
於是乎,楊恭當機立斷,既然要學偽清老奴,那所幸就學全了。
他先是下令讓麾下本部兩萬大軍全部換上了那三萬杭州兵勇的衣服,隨後又把日月旗留下,換上了黃升趁亂逃跑沒來及帶走的提督大纛。
在留下了本部一個團的兵力作為留守以後,楊恭幾乎一天都沒停留,隻是簡單補充休整一番,便火速帶著麾下第一軍兩萬大軍掉頭南下。
十二月三十日,孫洪禹所部三萬大軍越過大盆山進抵東陽縣。
東陽縣令當即熱情迎接招待,那孫洪禹倒也頗為謹慎,到了東陽縣不僅沒再繼續埋頭行軍,反而將麾下偵騎儘數撒出,打探消息。
沒過多久,便有數名偵騎回返彙報,說是遇上一個提督大人派來的督標信使。
孫洪禹倒是並未驚訝,畢竟督台大人先前就派快馬信使聯係過他們,說的便是撫台大人安排的四麵合圍,共剿明賊之事。
來至縣衙,這裡已被孫洪禹臨時征用作為議事場所,見到那信使一身督標製式的甲胄,還是騎兵製式的,孫洪禹立時便信了八分,又例行核查了對方身上的信物,確實是督標的人。
孫洪禹不再有疑,開口十分客氣的說道:“不知督台大人此番又有何軍令要傳達?”
信使當即單膝跪地說道:“回稟大人,督台大人軍令,明賊大軍兵圍金華府城,特令大人即刻速速進兵渡江。督台大人亦會提速南下,絕不可叫明賊從這金華府逃脫出去。”
孫洪禹聽罷,隨即點頭說道:“本官明白,請回報督台,就說本官會即刻發兵,絕不會給明賊任何突圍逃離的時間。”
“是!”信使隨即拱手退了出去。
孫洪禹待其走後,這才開口喝令道:“來人,傳本官軍令,立刻召集將士,隨本官一起渡江討賊!”
“是!”身旁副將連忙拱手應是。
對於信使的話,孫洪禹深信不疑,畢竟這信使身上穿的可是督標的製式甲胄,明賊大軍可沒有,要想獲得隻能從督標身上扒,所以這身份上毋庸置疑。
而督台手裡那可是有五萬大軍的,明賊根本不可能有那個膽子會主動找督台的大軍硬碰硬,就算碰了也應該打不過。
而且,不提盔甲的事,就說明賊為啥要專門假扮信使讓他孫洪禹從速進兵,他麾下大軍雖比不上督台大人的五萬兵馬,但也有著三萬之眾。
哪怕這三萬軍大部分都沒啥戰鬥力,可明賊又不可能知道,那他們憑什麼在己方大軍四路合圍之下,不僅不趁機突圍,反而還要主動進攻自己,這不是腦抽嗎?
很可惜,由於情報傳遞的閉塞,孫洪禹根本不知道被他寄予厚望的督台大軍,早在兩天前就已經完蛋了。
不僅完蛋了,就連那位親臨前線主導合圍作戰的督台大人也都麻溜的渡江跑了。
甚至連讓他們止兵回防的命令都來不及發,就算發了,大概率也來不及了。
孫洪禹送走了“督台信使”,便隨即火急火燎的開始召集大軍,準備渡東陽)江。
摸魚碼了一章,領導還來了,走鋼絲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