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北方亂起
八卦教,原名收元教,也叫五葷道。
順治年間,由弘陽教首領太監魏子義傳徒李樂天,李樂天後來又到山東單縣創收元教,自稱劉奉天,實際就是劉佐臣。
隨即以《五女傳道》、《八卦說》等書傳教,因門徒分屬各卦,每卦有著卦長,故而得名八卦教。
劉佐臣死後,其長子劉儒漢承襲父業做了八卦教主。
在康熙四十五年還曾被人告發,雖被拿解,但靠著人脈錢財又很快判為無罪釋放。此事不久,劉儒漢察覺權力重要性,遂通過捐納賄賂選授山西榮河縣知縣,並開始將八卦教進一步往地方官府滲透。
而他的弟弟劉如清同樣通過捐納之途成為縣中教諭,兄弟倆聯手借著身上官皮將八卦教勢力不斷滲透擴張,很快遍及河南、山西、直隸三省,教眾信徒高達十數萬,便連地方官員也有參與。
隻可惜,就在劉儒漢帶著八卦教混的風生水起的時候,他又馬失前蹄讓人給告發了,雖然沒被問責,卻也參革回藉,結束了他短暫的官場生涯。
本來,他應該是能活到乾隆登基,壽終正寢的……
“教主,教主……”
武陟縣的一處工地,光膀漢子急匆匆跑過來,滿身都被汗水浸濕。
“老五,你胡言亂語什麼!”劉儒漢匆忙起身嗬斥,雖然隻著馬褂,渾身汗泥交雜,但卻有著一種說不出的上位者氣質。
畢竟當了恁多年的八卦教主,中間還做過小幾年縣太爺,彆的不說,至少這唬人還是可以的。
那老五卻是不以為意,反正這裡基本都是自己人,就算大聲說也沒人會告密,而且告密了也沒什麼關係。
等等,他是有事要報來著……
“教主,不好了,小孔子死了。”
小孔子是他們私下起的渾號,是教主劉儒漢的義子兼親傳弟子劉德榮,平日裡號稱孔子轉世。
劉儒漢一驚,也不管稱呼問題了,急忙問道:“奶奶熊的,快說,怎麼回事?”
老五忙不迭回答,原是官府給他們隨意扣了個組織邪教的罪名歪打正著),把他們強征來這武陟縣充當勞役,修築河堤。然而,這河堤偷工減料也就罷了,吃飯也是各種克扣。
劉德榮便是忍饑受凍之下,又日夜勞累,終是在修築河堤時不慎摔了一跤,整個人就這麼滾下了河堤,當場就沒了湍急的河水中。
“德榮……”劉儒漢先是一懵,隨即整個人枯坐在了墩子上。
老五咬牙切齒:“教主,算上小孔子,咱們來的這段時間,這什麼破河堤都快搭上幾百號人命了,官府這是壓根不管我們死活啊!”
“……”
“教主,依我之見,我們乾脆反了吧!咱們直接擁您為帝,不聽他這狗皇帝狗官的了。”眼見劉儒漢默不作聲,老五沉吟片刻直接拋出一句重磅炸彈。
“……老五,你他奶的瘋了!”劉儒漢聽罷一愣,旋即驚呼。
老五卻是一臉認真,甚至狂熱:“不,教主,咱沒瘋,那朝廷的狗皇帝連漢人都不是,都能當皇帝,憑啥教主這等人中龍鳳做不得。再說,此番黃河決了,依咱之見,這正應了天命,這朝廷怕是氣數已儘了,合該教主這樣的聖人來坐這新天子啊!”
劉儒漢聽到這話,本想大聲嗬斥,卻是忽然一頓,腦子裡一瞬間竟是飄過了之前做縣太爺的風光時刻。
那個黃色的龍袍,多好看……為什麼是龍袍?
恍惚間,劉儒漢似乎看到了自己穿龍袍的樣子。
此間黃河水患,波及三省,但黃河決口之處在河南,按理怎麼說也輪不到他們過來修河堤的,甚至還專程安了個組織邪教的罪名。
雖然這罪名確實是真的,可再聯想到先前自己縣令當的好好的,卻被人給告發自己是邪教頭子導致落馬。
這很明顯,是有人在刻意陷害。
正所謂泥人也有三分火氣,而且這修河堤的官老爺們貪墨成性,克扣修築河堤的款項便罷了,甚至連他們的口糧也快克扣了個精光。
死在河堤上的人是越來越多,這繼續下去自己都不定能活下來。
隻是,一想到造反,這可是要掉腦袋的啊……
劉儒漢眼中再度閃過一抹遲疑,可緊接著,那老五似是察覺了他的心思,又加了把火:“教主容稟,而今天下已然是大爭之世,教主若此時趁勢而起,合該順天應命。再有,屬下前番曾聽聞,這狗日的朝廷似乎在南邊打了大敗仗,有一前朝的朱家皇帝起事,已經殺了好幾個巡撫老爺了。”
劉儒漢說:“嗯?此言當真?”
老五點頭:“屬下不敢隱瞞!教主您此刻舉事,正當應了天命,屆時,教主您稱雄北方,那朱家皇帝做他的南方天子,咱們平分天下,共坐江山,豈不快哉!”
平分天下,共坐江山?
這話一出,好似撬動了劉儒漢幾十年來未曾躁動的心臟。
做皇帝啊!
哪個男人不想,即便是現在依舊有不少人……
總之,隻要能給他當一天的真皇帝,便是立刻死了也無憾了。
劉儒漢又回想了一番現在的境遇,似乎也沒什麼比這更糟的了,而且自己有教眾信徒數十萬,未嘗就沒有那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