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孤知道了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7章 孤知道了(2 / 2)

漳泉兩府械鬥,已經算得上是前明就留下來的老黃曆了,最初的原因已經不知道了,一直發展到現在,械鬥幾乎都快成這兩府的日常活動了,甚至械鬥的原因也多種多樣,從對生存有實質影響的糧食耕作到土客之爭,甚至還跟媽祖信仰也能扯到一起。

divcass=”ntentadv”矛盾衝突可謂是從無間斷,清廷官府對此也毫無辦法,這個問題甚至直到民國都未曾解決。

林俊之前能起的這麼容易,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這個,械鬥之下民風剽悍不代表戰力強啊…)。

先前明軍對外連番征戰,所以漳泉兩府矛盾不顯,現在,閩浙之地主體已經基本和平。

這矛盾……

打開奏文細看,朱怡炅這才驚覺,這裡頭表麵是在說漳泉兩府因為春耕在即,為了爭奪水源等而頻繁爆發械鬥,甚至還因此出現了部分死傷。

地方官員雖竭力阻止,卻始終清官難斷地方事,而且這械鬥爆發的也是此起彼伏。

當然,重點實際在最後。

“擴大廂兵規模!?”朱怡炅隻念叨一句,眼裡瞬間閃過一道寒光。

這是內閣,不,應該說是這幫文官們想要掌控軍權了。

新軍在樞密院和他朱監國手上捏著,王禮為首的文官集團不敢動心思,但廂兵卻是內閣自己的東西。

唯一缺點就是訓練度不足,裝備太差,連甲胄都無,僅有軍服和一把腰刀。

現在,這些文官集團是想把廂兵給抬出來,既是加強廂兵軍備,也是在試探。

對此,朱怡炅毫不意外,同時也想到了一點,這廂兵歸屬文官似乎給了他們一個錯覺,讓他們以為他朱監國的文官還能像從前的大明那樣,對軍權指手畫腳。

朱怡炅思忖片刻,批複:“既是民間械鬥,著當地官府調解平息,內閣儘快拿出章程,務必解決漳泉二府頻繁械鬥亂事……”

臨了,朱怡炅又加上一句:“即日起,改廂兵為備兵,著令建備兵總營!”

得嘞,這是要直接連廂兵也給內閣扒了。

要是早知朱怡炅態度這般強硬,王禮是絕對沒可能讓人故意試探了。

現在這波屬實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六部大小奏文批完,朱怡炅最後才看向王禮、梁文煊這兩位內閣輔臣的奏本。

朱怡炅的大明不搞清廷那虛頭巴腦的,作為閣老的王禮、梁文煊就隻有大學士,沒有任何六部兼職。而且,清廷那邊雖然兼了六部尚書,但也就是兼職,其實壓根不管事,六部尚書還都另有其人。

“開海?”這是王禮的奏本。

裡麵明確提出了當下的形勢條件,林俊部大軍南下廣東,在廣東攪的可謂是雞犬不寧,此刻正當是大明開海的良機了。

廣東被林俊擾亂,必將無法出兵襲擾閩浙沿海,這時正當開海大撈特撈。

王禮不是傻瓜,相反,作為一個胡建官,還是先前參與了走私貿易的胡建官,他是切實知道海貿有多賺錢。

事實上,不僅是他,那些古代朝堂大佬乃至皇帝難道就真不知海關貿易的好處?

無非固步自封,或者乾脆就是提防地方坐大,亦或是吃獨食罷了。

但王禮都不需要,他是大明首輔,位極人臣,現在大明這邊財政困難,陳尚書哭窮可不是說說的。畢竟這打仗確實相當燒錢,加上練兵之財,軍餉、軍糧、軍械以及行政支出,大規模擴軍等等,如今的明廷已然有些入不敷出了。

朱怡炅仔細看完,直接批複:“準!內閣當儘快拿出開海章程來。”

寥寥十餘字,大明複國半年有餘,今卻是終於要把先前清廷康熙爺的海禁給開了。

看完了王禮,再看梁文煊倒是中規中矩,奏文裡摘掉通篇華麗的辭藻,說的便是這福建巡撫設立一事。

大明中樞遷到了杭州,這福建巡撫確實有必要該設上一個,不過卻不是現在,且先等等。

朱怡炅是早上開始的批奏文,期間除了吃飯、午休幾乎按你不間斷,便午飯也是在禦書房吃的,等案上的全部批完,已然是到了天黑。

這還隻是一部分,明天還要繼續批。

痛並快樂著。

朱大王也是要乾活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拋夫棄子 禦青盞 總裁,夫人攜五寶掀翻了您的祖墳 是的,我隻是鍛煉下身體就成神了 饑荒年:你們啃樹皮,我帶娘子嘎嘎炫肉 穿越七零養福寶,最野軍少猛追妻 重生1976,從送來知青媳婦開始! 雲養合歡宗聖女,被上門教導培訓 末日之異世界之旅 我一個關係戶,進娛樂圈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