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衝破長江
建武元年。
四月。
南京城,大明的首次登極恩科圓滿結束,最終取士三百多人。
而消停了快一個月的明軍還有朱皇帝,也是終於按捺不住,再度動兵了。
四月初十,也就在北京的雍正正式登極的同一天,楊恭擔任西征大軍統帥,親率大明新軍第一軍、第二軍兩部,會同水師艦隊一道,逆江而上進兵安徽。
朱怡炅給楊恭的命令很簡單,至少在今年以內,長江以南的江南地區,不包括南贛,其餘地區務必要全部拿下,最好能再殺進湖廣。
要不然,時間拖久了,等到明年……
朱怡炅記得清楚,明年江南可是要爆發饑荒的。
史載,雍正元年夏,通州大饑。秋,嘉興饑。
二年春,蒲台大饑。夏,樂清、金華、嵊縣饑……
好家夥,全在朱皇帝的地盤。
不僅僅是雍正,縱觀整個康乾盛世,幾乎可以算得上年年全國各地,隔三差五的鬨大饑。
朱怡炅當初看這段史料的時候甚至都在懷疑,這種年年都要鬨饑荒,便是江南繁華之地都難幸免的時期,到底是如何被評為盛世的?
靠臉大嗎?
總之,朱怡炅沒多少時間了,他必須得在今年年末把戰線推進到湖廣,借著江南的財賦和長江防線來應對明年的饑荒和清廷的進攻。
若是拖得時間久了,等到明年可就得他獨自承受災年,到時清軍要是再打過來,那他的大明可就真的夠嗆了。
實際上,這次開海,朱怡炅除了是要開源創收以外,也是為了此次饑荒做準備。
就在開海旨下達的當日,朱怡炅便已下令,讓康子斐等皇商組建船隊,先行前往南洋暹羅王國,打探一下暹羅大米到底價值幾何,是否真如史書所言,那麼便宜。
若情況屬實,少不得用些政策,比如免收關稅什麼的,讓這些海商們多多去暹羅買些大米糧食回來,以為饑荒倉儲。
……
安徽省,慈湖鎮。
長江江麵上。
一支掛著“清”字旗的水師艦隊正在江麵巡弋,他們是清廷長江水師,轄綠營水師22營。
其中外海水師有吳鬆營、川沙營、狼山鎮標右營,蘇鬆鎮標4營等共9營,內河水師有京口水師協所轄2營、太湖協2營、江南督標右營、鹽城營、廟灣營、瀏河營、福山營等共13營。
到了雍正五年,為加強江南地區江海防,清廷又建立起八旗水師,有士兵1000人,沙船20隻,後來因為訓練不力、八旗兵操船行舟技藝生疏,於乾隆十六年裁撤。
可以說,清廷三大水師當中,實際也就隻有福建水師勉強能看。
不過這也正常,畢竟隻有福建水師是要看顧台塰的,而台彎幾乎是從康熙鬨到了乾隆,一刻不停。
“啊嗚~真他娘的,睡覺都睡不安生。”一個清軍水兵打著哈欠,渾身鬆鬆垮垮的站在甲板上。
身旁,是一個跟他差不多,精神同樣萎靡不振的綠營水兵:“誰說不是呢,還說什麼是為了防止偽明反賊來攻……嗬嗬……上頭那些個老爺們,天天就知道弄這些現比事……”
“……”
這時,開始發牢騷的那個綠營水兵忽然停了下來,眼睛揉了揉,盯著不遠處的江麵:“誒?兄弟,你看那崩是什麼玩意兒?”
“哪兒?”
“就那崩。”
“那……好像是船?”
“……不好!”
下一秒,這個水兵反應了過來,整個人瞬間清醒,口中高喊:“反賊來了,反賊來了,偽明反賊打過來了!!”
三聲呼喊下來,整個甲板從懶洋洋瞬間變為雞飛狗跳。
很快,裡頭的把總被驚動,披上甲胄出艙一看,果真遠處江麵有大片船影在逼近。
如今時節,又是從南京方向逆流而上,幾乎都不用猜。
這個把總想都沒想,就把消息火速報給了此次領隊的王參將。
實際上不用他通知,隻要不瞎基本上都能看得見。
這位王參將十分果斷,當即下令所有戰船火速撤退。
無法,他們就是一支例行巡邏的前哨隊,船攏共就那麼幾條,個頭也不大,而遠處江麵,隻看影子排查,都得小二十艘了。
這時不跑,那不是送嗎?
王參將的巡邏艦隊掉頭逃命的同時,明軍水師也是發現了他們。
唐同江放下千裡鏡,輕飄飄吐出一個字:“追!”
於是乎,兩軍如同貓抓老鼠一般,明軍上百艘戰船在後麵緊追不舍,前麵五條清軍小船加速逃命。
很快,兩軍一前一後,進抵采石磯。
清軍在此布設的的長江防線終於露出全貌,粗略一數,光是整個采石磯渡口就得有上百艘船了,幾乎與明軍相差不大。
清軍長江水師實際隻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因為他們的活動範圍囊括長江,但沒有水師提督。
隆科多隻以江南總督便宜行事的權力,就地提拔了一位叫做吳國印的參將做了長江水師代)總兵官,負責總攬水師軍務以及長江防務。
當然,他也沒虧待這人,承諾隻要他能把偽明擋在江麵,那他就請求皇上複設長江水師提督,並保舉他做這個提督。
“傳我命令,開炮!”
唐同江眼看距離差不多了,沒有猶豫,果斷一聲令下。
傳令兵快速下去傳令。
“軍長有令,立刻開炮!”
“是!”
炮手得到命令,迅速裝填炮彈火藥,校準開火。
“嘭~嘭~嘭~~”
連續的炮聲,如同導火索一般,明軍其他戰船也紛紛裝填開火。
對麵的長江水師總兵吳國印同樣大吼著:“給我開炮!還擊!還擊!”
“嘭~嘭~嘭~~”
divcass=”ntentadv”第一輪采石磯江麵上的炮戰就這麼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