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眼見明軍居然真的開始殺人了,還是殺已經投降的他們,這下終於有人坐不住了,有幾個似乎是那些千總參將親信的清兵站了起來,還未來及說話。
砰!
砰!
砰!
連續的槍響,十分迅速,那些站起來的清兵當場被早已虎視眈眈盯著這邊的明軍火銃兵打成了馬蜂窩。
一個明軍指揮使策馬而來,大聲喊道:“還有誰不想活的,都站出來!”
這話一出,本該群情激奮的清軍,瞬間就焉巴了。
畢竟,出頭鳥都死了,誰還敢出頭。
能在這裡投降的,那至少都是不願意輕易去死的。
砍殺足足持續了一個多鐘頭,畢竟這些明軍士兵不是專業的劊子手,那些千總參將還好,不過一二十人,但下麵的把總可就多了去了。
整個敬亭山以北的大地,被殺了個人頭滾滾,腦袋和屍體全被明軍就地挖了個土坑進行掩埋。
殺完了這些清軍中高級將官,楊恭終於沒再下令殺人,隻下令把剩下的那些清軍俘虜全部打散重編,並擇優先投降者作為新任把總官。
隨後,明軍這才率領這些俘虜組成的軍隊,當然,並未給他們兵器,隻是由明軍主力驅趕著他們,往寧國府城這邊行軍。
這是要拿來攻心為上,即嚇唬人用的。
到了下午三四點左右,明軍押送著一萬多清軍俘虜來至寧國府城下。
見到城外的大軍俘虜,整個寧國府城瞬間人心大亂。
幾天前戴坤率部趕回來的事,他們就已經知道了。
這麼多天沒打回來,寧國府上下本就察覺不妙,隻是一直沒消息,這才不敢確定。
而現在……
作為一手操持了大軍後勤的寧國知府黃叔琪明白。
這寧國府城,完了!
“府台大人,偽明大軍兵臨城下,我等該如何是好啊!”問出這話的是宣城知縣。
不僅是他,凡是府城裡頭有品級的大小官吏,此刻全都是一臉焦急的看著黃叔琪,似乎是指望這位在官場上向來一副智珠在握的府台大人,能說出什麼退敵良策。
嗬,開什麼玩笑?
看著這些人那表麵焦急,實則心裡頭怕是早就不知是姓大清,還是大明的牆頭草們。
黃叔琪連拂袖而去都沒有,隻是深深歎息一聲,隨後便誰也不理的自顧下了城樓。
“府台大人!府台大人……”
宣城知縣叫喊著,卻是並未追上去,反而回身看著老神在在的府同知問道:“這……同知大人,這該如何是好啊?”
寧國同知微微一笑,說道:“莫慌,爾等且準備一番,隨本官一道開城門,迎接王師凱旋!”
迎接王師凱旋?
宣城知縣反應倒是挺快,瞬間明白過來,連忙拱手應道:“下官遵命,下官這就下去安排!”
其餘人這才回過神來,紛紛拱手退下。
不過半刻光景,楊恭正準備派人再去喊話一波,若是還不做出回應就要發兵攻城。
這時,城門忽然大開。
寧國府同知手捧官印金冊,攜寧國府大小官吏,躬身低頭出城獻降。
早就經曆過好多次這個流程的楊恭頓時露出笑容,旋即與鄭定瑞一前一後策馬而上楊恭是主帥),身邊隨行親兵個個眼觀六路。
接下來便是老一套的流程,受降安撫,隨後大軍駐城,接管城防,維持治安等等。
一直忙活了差不多小兩天,整個寧國府城才算是被楊恭完全接手。
而寧國知府黃叔琪,不出意外,等明軍趕到寧國府衙時,黃叔琪已經自儘身亡。
死前還專門換上了一身從四品滿清大員官袍,頭上鎳藍頂戴,端坐在府衙大堂,桌案上灑滿了鮮血,染得那些文書全都血紅一片。
倒是還算有點骨氣。
楊恭對此,倒是早就習慣了,彆看明軍現在已經有了南京。
但基本現在投降的清狗官員,普遍還是知縣之流,有時會有同知這類大員,但知府乃至巡撫,著實非常罕見。
大多數人都是能跑就跑,不能跑就自儘。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