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打仗,光是軍糧消耗都是筆天文數字。
現在,明軍攻略皖南,要跟清軍爭奪長江防線,馬上還得再從皖南和浙西攻略江西,這可都要花錢。
若是還要費力去打廣東的林俊,那你是真打算要逼死朱皇帝啊!
divcass=”ntentadv”且,廣東拿下了,朱怡炅要撥款進去治理和恢複不說,接下來他還要直麵兩廣和湘贛清軍的威脅。
這純純就是宋徽宗行為,吃力不討好。
“王愛卿以為如何?打還是不打?”朱怡炅開口問道。
這有些話,不能朱怡炅這個皇帝親自來說,得由臣子代勞。
王禮早已準備就緒,隨即說道:“微臣以為陛下還是當以國事大局為重!”
“……那這國書?”
“直接扣下,不予回複。”
“既如此,便這麼辦吧!”
直接扣下,不予回複。
這意思可有兩種理解,一是不承認,二是默許,全看對方自己猜測。
而對於朱怡炅和大明來說,不回複即是沒有明確承認,哪怕外人都以為是默認,但沒有書麵材料,那就不作數,也不至於太過損失顏麵。
且,最重要的是,未來還可以隨時反悔。
不對,這都不能叫反悔,畢竟咱本來就沒同意才故意扣下的國書,連書麵材料都沒有,你居然還死不悔改。
“此事既是王愛卿所提,那便交於內閣去辦吧!”朱怡炅一錘定音。
“微臣遵旨。”王禮連忙拱手應聲。
朱怡炅又說道:“還有,傳朕旨意,即日起新設一鴻臚寺,專司外藩事務以及對使臣接待與交涉。”
鴻臚寺,唐時便有這個機構,為九寺之一,一度為禮部下屬機構,到了清朝也是在獨立與禮部下屬之間左右橫跳。
不過現在,朱怡炅設立卻是明確鴻臚寺為新型官署,儀同三司,不歸內閣六部管轄。
畢竟,這玩意兒相當於古早的外交部,外交部就該乾外交的事情,就不必牽扯到內閣中樞的權力鬥爭。
之前未設這個官署機構,純粹是大明初立,國庫空虛,又要打仗又要乾這乾那,基本用不到的行政機構都是乾脆不設立的。
臂如國子監這一類,但現在,何昌雲的到來卻是提醒了朱怡炅。
雖然林俊就是個狂妄自大的弟中弟,但未來像他一樣真正來大明朝覲的外國使節肯定會有,甚至越來越多。
畢竟大明未來肯定得涉足南洋,不說西方國家,便是東邊的倭國,這使節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外交同樣也是國家實力的一部分,沒有外交,除非你這個國家真的天下無敵,全世界打伱一個都打不贏,否則,外交戰爭始終都是存在的。
這鴻臚寺的設立是必須的,若不是怕被這些大臣瞧著沒文化,朱怡炅還想直接叫外交部來著。
“微臣遵旨!”
王禮等人聽罷,倒是並無意見,鴻臚寺本就是正常的行政機構,也涉及不到權力中樞。
歸不歸內閣和禮部管轄,其實意義不大。
“陛下,不知這鴻臚寺官署該建在何處?”工部尚書李伯遜開口問道。
“嗯……便在承恩寺吧!正好空著也是空著。”朱怡炅隻略微思忖了一下,說道。
承恩寺,這家寺廟十分特殊,從明朝開始便從不對外開放,其資金全部源於皇室撥款。
在明時承恩寺為皇帝行宮,到了清朝則被賜給了禮親王代善)作為家廟,前後有四代禮親王葬在這裡。
朱怡炅倒沒那個掘人墳墓的變態癖好,隻是簡單將廟裡禮親王家的牌位什麼的全拆了當柴火。
現在倒是正好拿來給鴻臚寺作為官署和招待所。
至於修繕費用,前段時間不是工部修孔廟的錢沒花完嗎?
諸事敲定,朱怡炅又勉勵五人幾句,這才開口叫幾人退下。
好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