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兩萬戰兵,還是守城一方,損失卻是比攻城的還要大。
divcass=”ntentadv”這仗真的還能再打下去嗎?
就算能打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皖南全境失陷,江西已被偽明三麵合圍,除非隆大人揮師南下,否則江西無非就是早晚問題而已。
搖了搖頭,李君賢沒再想下去,他就是個尋常武官,隻管乾好自己分內之事就成。
明軍後撤,清軍同樣也沒出城追擊。
雙方互相打掃戰場,掩埋屍骨,以防爆發瘟疫。
……
江西饒州這邊暫時息兵,而北方卻是熱鬨了起來。
雍正初登皇位,既要穩定局勢,又要提拔籠絡親信,儘快掌握大權。
所以,當隆科多接連戰敗失地的消息送至北京,雍正明明心中暴怒,卻還是心平氣和的給隆科多又是加官又是晉爵,還在回折批複裡好一陣安撫。
一如昔年老朱北伐前夕,還在給元廷皇帝寫信瘋狂拍馬屁……
懷慶府。
原來的河南巡撫楊宗義已於月前被雍正下旨罷官去職,緝拿歸京候審,估摸著下場不會太好。
好吧!楊宗義這波純粹是被朱怡炅給坑了。
曆史上楊宗義雖然也因貪汙罷官,但卻隻是被罷免了河南巡撫的官職,雍正並未對其進行嚴懲。
歸根到底在於雍正剛登基,做事不敢做絕,得先紮實根基,順帶也給親信騰挪位置。
田文鏡便是雍正二年接的河南巡撫位,此前雍正還專門派人管了一年,收拾了河南的爛攤子。
但現在,由於朱怡炅在南方鬨得太大,搞得八卦教主劉儒漢竟產生了“我上我也行”的錯覺。然後這位一輩子都沒造過反的邪教頭子,居然真帶著幾個就反了。
而且還真成了,趁著黃河決口、貪官橫行的檔口,劉儒漢在河南可謂一呼百應。
雖然最後還是被鎮壓了,但這事總得有個背鍋的,前麵那幾個撈錢的欽差本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但誰讓他們被劉儒漢哢嚓了呢。
河南諸府官員的品級又不夠背,那就隻好楊宗義這個河南巡撫親自來背了,正好也給親信田文鏡挪個位子。
至於其它諸府官員,則姑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真把這些人全掀了,那就不是背鍋了,而是興大案。
雍正到底才剛登極,就算為了穩定人心,不得不表現強勢,但太強勢了也會發生動亂。
這一日,田文鏡頂著大太陽帶人又巡視了一圈武陟河堤。
“嗯。”田文鏡點頭。
一旁的新任武陟縣令譚應忠連忙上前恭維道:“藩台大人忠誠體國,實在令下官敬佩之至!”
田文鏡卻是冷著臉,半點麵子都不給,說道:“好了,譚知縣,多餘的馬屁話就不必說了。這武陟河堤乃朝廷重中之重,絕不可有半點馬虎,否則就休怪本官翻臉不認人了。”
譚應忠聞言,連連稱是,半點怨氣都無。
廢話,誰敢有怨氣。
這位新來的布政使大人可真是個活生生的大清酷吏啊!
剛來河南才幾天,就先後處置了好一批貪官汙吏不是全部……),譚應忠的前任就是被這位當場在府衙拿下,打包送到北京去見雍正皇上的。
關鍵是,皇上還真半點沒責怪,反而吏部那邊關於他譚應忠的任命書都跟著一道下來了,要不然都輪不到譚應忠來做這個武陟縣令。
見識了這等聖寵和酷吏手段,譚應忠自然是半個不字也不敢說。
田文鏡見此,沒再多言。
他不是什麼笨蛋,相反,他還很聰明。
既然皇上把他在這個時候,強勢的放到河南這個遭受兵災的省份,那意欲何為,就不用再多說了。
皇上到底剛剛登極,還要顧及影響,很多事都不可能皇上親自下旨來做,那這時就該他們這些臣子來代勞了。
酷吏?
酷吏又如何,至少酷吏當權時,那是真的如日中天,而且榮華富貴,享受不儘。
唯晚景淒涼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