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能等,那還用問伱?
掃看一眼三人,雍正心頭有些無奈。若不是他初登大位,沒多少人可用,也不至於隻叫三人過來商議。
“啟奏皇上,微臣有辦法。”這時,張廷玉忽然上前一步。
divcass=”ntentadv”雍正頓時眼前一亮,語氣都帶著些親切:“衡臣可是有何良策?”
張廷玉隻張嘴吐出二字:“加派。”
“……”
不光雍正愣住了,另外兩人也都愣住了。
旋即便是皺眉。
君臣三人竟無一人出言反對,反而認真思量起了這裡麵的得失。
好吧!
其實三人早就想到這一點了,隻不過雍正作為大清皇帝,才剛登基,皇位還不穩固,自是不能先說這話。
而另外兩人,同樣也不敢說,說了可就得背鍋了,還是背大鍋。
既然都不敢說,那就由他張衡臣來說好了。
而雍正發愣與皺眉便是在此,張廷玉可是他要重點培養,作為標杆的“漢”臣。
現在就耗在這事上麵真的值得嗎?
雍正皺眉。
張廷玉見此,心裡有數了,索性沒了顧忌,直接開口說道:“皇上,而今西北策妄阿拉布坦蠢蠢欲動,二十萬大軍不可擅動,更不可拖欠軍餉。否則西北必生亂事,而南方錢糧賦稅亦需時間調運,為今之計,唯有先行加派,解了燃眉之急再言其他。”
馬齊適時的開口,問道:“可北方月前便已鬨了兵災,若強行加派,會否……”
會否什麼?會否官逼民反唄!
這話也是雍正想問的。
張廷玉說道:“可委任各州府最德高望重的一批豪族士紳,將朝廷的加派知會與他們。屆時,再從他們那裡收取稅賦賦稅便可,若稅額不夠,一律殺頭抄家。”
這話,再次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果說,前麵還隻是說的加派。
那這,就是在放權了。
說白了,就是大宋朝的包稅製。
朝廷隻預先定個數額,收不齊就砍頭抄家,收齊了,那多餘的朝廷也不會管。這等於是把原本歸屬朝廷中央的收稅權下放給了地方鄉紳。
如此,讓地方鄉紳去收稅,總歸比朝廷自己收不那麼招人恨,而且鄉紳對地方知根知底,既能弄來更多錢財,也能把官逼民反的概率降到最小。
可謂一舉多得。
雍正隻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張廷玉的打算。
無非就是以權力來安撫地方鄉紳,同時榨取地方的財富,來供養軍需。
唯後遺症有些大,這收稅權一旦下放,朝廷中樞對地方的控製力也會進一步下降。這要是中間再出個什麼岔子,那這權力能否再收回來可就不好說了。
畢竟,沒人會願意放棄已經到手的權力。
想出這等飲鴆止渴的法子,自然不是張廷玉和雍正無能。
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漕運斷絕,南方漕糧過不來,要想過來,隻有滅掉偽明。
可滅偽明,就要錢糧,就要漕運……
“奴才以為張侍郎所言可行!”馬齊隨即拱手說道。
馬齊是不粘鍋,但有人已經說的這麼明白了,而且皇上都明顯心動了,那該表態自然得表態。
一旁,允祥同樣附議。
他當議政王最大的意義,就是無條件支持自己的四哥雍正。
見二人都附議,雍正沉默半晌,終是長歎一聲:“……就這麼辦吧!”
雍正點了頭,剩下的事就沒什麼要緊的了。
三人又留了片刻,這才告退跪安。
待三人走後,雍正不禁有些自嘲。
嗬嗬。
未曾想,自己當皇帝以後下的第一道詔令,卻是與前明的崇禎帝看齊。
不光下旨攤派,還把稅權也給放了下去……
盯著手中奏折半晌,才複又提筆,心平氣和的寫文章安撫找他催餉要錢的年羹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