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隆科多過江,江西形勢明朗
黃石磯,位東流縣東北五十裡,亦濱大江。
大明正德十四年,寧王謀反兵指安慶,到得此地,詢問渡口名,左右說:王失磯口音問題)也。
寧王大駭,其後果真大敗。
今時,大明建武元年。
六月初。
隆科多過江了。
明軍主力齊出,南伐江西,隆科多又不是傻子,如此機會怎麼可能不渡江來攻。
哪怕隻是試探性的打一下。
明軍長江水師雖是繼承自清軍的福建水師,但大部早被楊恭帶去突襲南昌了。餘下的水師艦隊要麼拱衛南京,要麼留守鎮江,根本沒有餘力去維持池州江防。
皖南戰事的順利,加上清軍長江水師在采石磯大戰上的不堪一擊,讓楊恭與唐同江都有些過於自信,甚至是自大了。
驕兵必敗,這個道理任何時候都不曾過時。
隆科多抓住了明軍南下江西毫無防備的機會,不僅帶上了長江水師,還順帶強征了不少民船。
總計三萬大軍渡江,除去隆科多手裡的八旗步軍,還有原來的皖北綠營,剩下的全是隆科多親自征募訓練的鄉勇練軍。
戴坤這個屢戰屢敗、屢敗屢逃的逃跑總兵,再次被隆科多這個逃跑總督委以重任。
不僅兩萬練軍全部交予其統帥,甚至還許諾了戴坤一個安慶總兵官的官職。
這官職似乎是與原來的溫州鎮平級,但卻相當於免了戴坤丟城失地的罪名。戴坤遂即一副感激涕零,至於他真正是怎麼想的,那就不得而知。
沒有遭到任何阻擊,清軍水師輕而易舉就突破,不,是直接跨過了明軍池州江防。
三萬清軍陸續在黃石磯登陸。
黃石磯的百姓瞬間遭了秧,對於清軍而言,這些百姓可都是剪辮從賊的逆民,便是燒殺搶掠也沒甚關係吧。
而且放任士卒燒殺劫掠,同樣也是古代將領們緩解軍隊壓力的慣用伎倆。
隆科多見了也沒有製止的意思。
他為什麼要製止?
不說這些都是投賊的亂民,便是尋常良民,為我大清天下做些貢獻,讓大軍稍微舒緩下壓力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反正他們的老祖宗當年屠殺的百姓也不少了。
現在的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是人無意冒犯)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不過隆科多也沒太過放任,畢竟自己此番可是抓著偽明南下江西、沒有防備下才發動的突襲。
最重要的便是爭分奪秒。
就算無法反推皖南,至少也得在皖南這裡打開局麵,再不濟也要重創皖南的偽明反賊。
拿下黃石磯,隆科多並未高枕無憂,而是又分彆派兵前往攻占了臨近的言陽、張溪二鎮。
這次還專門下令,劫掠可以,燒殺不行。
這倒不是隆大帥心善了,純粹是這三萬大軍還需要運糧的民夫苦役,全殺完了他上哪裡找去。
第二日,隆科多隻是簡單休整一番,又留下一支兵馬駐守渡口,隨即主力大軍儘數北上。
他要去攻打池州府城。
言陽、張溪兩鎮百姓全部被清軍驅趕而出,為大軍運送糧草輜重。
池州以西的東流、建德隻是沒啥大用的縣城,雖然兵力駐紮肯定也不多,但打下來同樣也沒多大意義,反而還會浪費隆科多寶貴的時間與戰機。
要是在西線牽扯太久,一旦偽明反賊反應過來,緊急抽調大軍圍剿,那他這趟可就純白來了。
隆科多大軍自黃石磯出發,一路幾乎是以急行軍的形式迅速北上。
而這時,不說池州府城這邊了,便是東流、建德二縣仍舊渾然不知。